2019-2020年邯郸赵王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

2021-04-14 16:49:37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1、遗址概况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遗址,全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个部分。赵王城遗址是赵邯郸故城遗址的宫城部分,由西城、东城和北城3座相连的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北城绝大部分已经被邯郸钢厂所占据,西城和东城保存基本完好,现为农田和果园,总面积约536万平方米,是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遗址中至今保存最好的典型标本。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项目简介

大遗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则是完成大遗址保护工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考古发掘不仅提供了全面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惠及民生,赵王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得到国家和省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河北省文物局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鼓励支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大举措,决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赵王城遗址的保护、展示和利用工作,争取创建高水平的赵王城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要建立在充分的考古研究基础之上,必须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全面了解遗址的性质、内涵、范围和布局,准确地判断遗址区域内地下可能埋藏遗存的分布,合理复原原有地上建筑的形制、结构等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遗址的保护和展示才具备充分的科学依据,遗址展示内容才能更加丰富、系统、深入。为建设好赵王城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更好地展开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因此我院制定较为完备的考古工作计划。

该考古工作计划的编制主要是围绕着赵王城考古遗址公园的文物保护与展示工作而进行,主要内容包括考古调查与勘探、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三大项。在考古工作计划的编制中,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考虑到考古学研究与文物保护和遗址展示的关系,尽可能的做到既对文物、遗址的保护有利,又有利于其展示工作。在具体的考古工作中,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要求,努力做到科学、规范、认真、严谨和安全。

3、2019-2020年考古工作

根据考古工作计划,2019-2020年度考古工作主要在赵王城西城中部宫殿建筑群西侧的外围区域,进行重点揭露发掘,以求全面了解该区域附属性建筑基址的形式及结构。具体发掘地点位于1号宫殿基址西北260米处一带。总计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该项目于2019年9月开始发掘至2020年9月结束,因赵王城遗址公园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影响,在此期间无法进入发掘区进行工作,实际发掘工作时间为6个月。

2019-2020年考古工作采取全面揭露与局部解剖相结合,并辅助于相关勘探。同时严格做好建筑遗迹的现场保护。主要是针对地夯1号和地夯6号所做的解剖发掘,同时对地夯6号西北角和环绕地夯6号的G2做了解剖发掘工作。2020年9月25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并通过验收。

4、主要收获

初步了解了该区域附属性建筑基址的形制及结构,首次发现了建筑基址群外围壕沟设施,为弄清赵王城内水网系统提供了重要线索。

主要收获有二:

(1)地夯1号和6号建筑基址是1970年代勘探发现的重要遗迹。此次试掘基本搞清了两处夯土基址的夯土结构及建筑形式。其中6号基址的夯土质量较高,层次分明,与赵王城西城南垣的夯土结构相似;1号基址的夯土层次远不如6号基址的清楚,属于一种简易夯土或堆夯土。但由于试掘位置位于1号基址的南部,属于基址的附属部位,其北部主体部分的夯土结构情况还待于进一步发掘了解。

(2)地夯1号和6号基址之间的1号壕沟,形制比较规整,应属于人工开凿或经人工修整的沟渠,推测其功能可能与排水或引水有关。1号壕沟和环绕地夯6号的2号壕沟,似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沟渠单元,可能属于赵王城内排水或引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赵王城内首次发现明确的沟渠遗迹,为进一步了解赵王城内水设施系统的布局及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测绘

出土陶琬残片

地夯6号东解剖(东向西)

发掘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