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⑦丨崇礼邓槽沟梁遗址:见证张家口地区史前时期文化交流传播

    位于崇礼区大水沟村的邓槽沟梁遗址,首次发现河北龙山时期夯土台基及城址。距今8000年至4000年四个阶段面貌各异的文化遗存,证明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为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多元一体进程提供了珍贵资料。

    2023-09-28 18:28:55

  •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⑥|蔚县下马碑遗址:凝眸四万年前的人类创新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⑥|蔚县下马碑遗址:凝眸四万年前的人类创新

    2023-09-19 17:45:40

  • 《城址考古的考察研究与思考——以汉魏洛阳故城为例》讲座纪要——“元中都论坛”系列报道(二)

    2023年9月9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元中都论坛”城市考古系列讲座在河北省张北县元中都遗址考古工作站开讲。

    2023-09-12 18:25:40

  • 《元大都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讲座纪要——“元中都论坛”系列报道(一)

    2023年9月8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元中都论坛”城市考古系列讲座在河北省张北县元中都遗址考古工作站开讲。

    2023-09-10 13:15:26

  • 一次“模拟旧石器考古发掘”的公众体验

    一次“模拟旧石器考古发掘”的公众体验

    2023-09-06 19:12:44

  • 2023-08-29 17:10:19

  • 2023-08-29 17:09:47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站暨公共考古中心在正定博物馆挂牌成立

    8月24日,是“正定古城保护日”。为了推动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研究,进一步推进河北考古事业发展,当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定考古工作站暨公共考古中心在正定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

    2023-08-27 12:16:10

  • “何以中原:区系类型的反思”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尚义县召开

    8月7日-9日,“何以中原:区系类型的反思(尚义·2023)”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尚义县召开,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国家文物局基本建设考古处副处长聂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新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文瑞,中共尚义县委书记白建军,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史志刚,副县长冯占胜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近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023-08-18 15:21:55

  • 行走燕赵大地 赓续历史文脉 | 走进泥河湾遗址群(上):东方人类的故乡

    探索人类的起源、演化和文明的发展,是世界性课题。上世纪二十年代,当仰韶村等遗址首启发掘时,在冀西北的泥河湾,一批古生物化石正式进入公众视野。自此,这块神秘土地孕育的东方人类演化进程和文明发展史,历经几代人筚路蓝缕,逐渐揭示于世人面前。

    2023-08-02 10:36:58

  • 我院承办的首届“考古科学大会”在河北阳原泥河湾举办

    “考古科学大会”于7月29日-30日在河北阳原泥河湾举办,来自全国70余家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会。

    2023-08-01 09:14:18

  •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③ | 河北灵寿西木佛遗址:勾勒晚商时期滹沱河畔聚落生活画卷

    自2021年起,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灵寿县文广旅局启动的石家庄市灵寿西木佛遗址考古再获重大发现。这次考古发现包括31座墓葬、殉牲坑和水井等遗迹,出土文物220多件,其中包括河北首次发现的晚商时期车马埋藏坑,创下河北商周考古领域数个“之最”。

    2023-07-26 17:18:52

  •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② | 河北栾城周家庄遗址:揭示商王朝太行山东麓治理体系

    ​5月30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商代最新考古发现,其中包括石家庄市栾城周家庄遗址考古项目。这是继上世纪70年代在石家庄地区发现震惊世人的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以来,这块根脉深厚的土地上关于商代印记的又一重要发现,揭示商王朝太行山东麓治理体系,填补了河北商晚期编年体系空白。

    2023-07-26 14:40:37

  • 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①|河北武安赵窑遗址:构建洺河流域文化谱系 揭示邯郸地区文明进程

    河北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均有体现。近年来,河北考古工作者寻根溯源,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延续着燕赵大地悠长文脉。

    2023-07-26 10:54:16

  • 考古中国 | 河北武安赵窑遗址——构建洺河流域文化谱系,揭示邯郸地区文明进程

    赵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赵窑村一带。河北省文物部门于1960年、1975年两次发掘。2020年赵窑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自2021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武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启赵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两年的田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2023-07-07 17:29:13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2023年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2023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我院依据“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主题,结合实际,开展了“送安全到考古工地”“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等一系列活动。

    2023-06-30 20:44:01

  • 关于启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徽的通告

    一、院徽院徽是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根据我院的发展理念与河北考古特色,院徽设计如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徽院徽采用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衔环设计而成,主体颜色为青绿色,包含元素有铜铺首、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英文名称、河北考古。二、使用要求从启用之日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会议、活动的宣传标志如需体现标识,须使用院徽。饕餮口衔圆环,锋利牙齿露于嘴角两侧,上卷。

    2023-06-18 10:49:47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报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重要考古成果

    ​5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聚焦商代最新考古发现,通报了河南安阳洹北商城遗址、河北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北京丰台新宫遗址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

    2023-05-30 15:25:07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阶段学习活动

    张文瑞书记首先传达了《关于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山西运城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5月20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及省文物局贯彻落实意见,并提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具体落实安排。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委员、副院长黄信和副院长赵战护分别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具体工作谈了学习心得体会。5月25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二阶段学习活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河北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勋出席活动,活动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文瑞主持。

    2023-05-26 16:05:58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定窑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正式启动

    定窑遗址作为中国制瓷历史的缩影和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定窑遗址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1960~1962、1985~1987、2009~2010年文物部门对定窑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其中2009~2010年的发掘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定窑因曲阳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是中国古代白瓷生产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场之一,最重要的产品是精细的不施化妆土的白瓷。

    2023-05-17 17:20:00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专家论证会

    2015年以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在遗址周围区域开展系统的旧石器专题调查,在第二、第三级阶地内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余处,第三级阶地内文化层光释光测年分别为12-9万年、9.5-8.1万年、7.5-6.3万年,第二级阶地内发现以楔形细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叶技术遗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委会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谢飞研究员。2022年发掘区远景2022年发掘文化遗物分布2022年发掘典型文化遗物专家们现场考察了遗址所在小流域的多处旧石器遗址与2号地点考古发掘现场,观察了历年来发现的石制品,并针对遗址发掘和后续研究计划开展了现场研讨论证。

    2023-05-16 10:28:17

  • 《金帝夏宫——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终评

    《金帝夏宫——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是崇礼太子城遗址出土文物精品的图录。文章介绍了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成果,通过工作缘起、历年考古工作、2017-2020年考古收获、主要认识、重要价值、太子城与冬奥会六个方面,将太子城遗址考古工作的历程和成果进行了简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编著的《金帝夏宫——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进入终评。

    2023-04-24 14:22:50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暨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活动

    今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提升职工国家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2023-04-15 13:22:10

  • 厅党组第二巡察组向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反馈巡察情况

    3月27日,厅党组第二巡察组向省文物考古研究党支部反馈2022年第二轮巡察情况。

    2023-03-30 15:26:57

  • “河北文博学堂”课程预告 | 《大唐余晖——王母崔氏墓的发现和研究》

    2023年3月7日(星期二)14:00-16:00讲座题目:《大唐余晖——王母崔氏墓的发现和研究》

    2023-03-06 17:37:07

  • 专家盘点河北24项主要考古成果:闪耀“文明现场”的璀璨星光

    沟壑深沉的泥河湾,蕴藏着“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的神秘;文化内涵丰富的赵窑遗址,让人倾听到了殷商的先声……

    2023-02-24 16:23:47

  • 创意海报|惊呆了!一万年前的四台先民做出了这些生活物件……

    在大约15万平方米的遗址上,考古人员发掘出了40多座房址,出土了陶石骨贝类遗物800多件。

    2023-02-24 16:22:02

  •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2023-02-22 16:41:10

  • 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发布

    2023年2月18日,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石家庄召开,经过2月17日、18日两天的项目汇报会,2月18日下午,评委会经过综合评议,最终投票选出2022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3-02-18 20:44:37

  • 会议纪要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二)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为期两天,共计24项汇报项目,2月18日会议纪要.

    2023-02-18 20:38:34

  • 会议纪要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一)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于2月17-18日在石家庄君达盛华宾馆顺利召开。

    2023-02-17 21:47:48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报张家口尚义四台遗址重要考古成果

    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包括张家口尚义四台遗址在内的五项重要考古成果。

    2023-02-15 14:34:08

  • 尚义四台遗址入围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启动初评

    日前,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启动初评,河北省尚义四台遗址入围初评。据悉,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了全国32项考古项目入围,推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从中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2023-02-07 18:00:00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开展迎新春趣味运动会

    为增强我院干部职工身体素质,丰富文化生活,2023年1月12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开展迎新春趣味运动会。

    2023-01-14 14:06:40

  •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 大型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之冀西北新石器考古 | 文明曙光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 大型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之冀西北新石器考古。

    2022-12-09 14:57:38

  • 《探索·发现》节目预告 | 2022考古进行时第四季——西木佛古墓发掘记(一)

    引出一个曾活跃于此的晚商军事组织。考古队在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十余座大型殉牲坑。西周直至隋、唐、辽、金时期的墓葬群。整个发掘区内涵丰富。它们是考古队寻找的晚商军团吗?其中的车马坑、深坑、甲字形大墓与军团首领有关系吗?《探索·发现》节目。2022考古进行时第四季。西木佛古墓发掘记(一)

    2022-12-08 12:23:25

  • 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张文瑞:不做"考古匠"要做"考古家"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进入文物考古领域逾30载、历经多岗位锻炼取得优异成绩的张文瑞,被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2-11-15 09:16:03

  • “河北文博学堂”课程预告 | 井陉窑考古发现与研究

    本讲座拟通过对井陉窑自1989年发现以来所进行考古与研究工作的梳理,向公众展示一个精彩、真实、辉煌的井陉窑。

    2022-10-15 17:38:12

  • 矢志考古初心 不负使命担当——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研究馆员 张文瑞

    张文瑞,自1990年7月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参加过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发掘工作,从事过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30多年来,立足岗位职责,践行使命担当。

    2022-10-15 17:38:36

  • 厅党组第二巡察组巡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工作动员会召开

    根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第二轮巡察工作统一部署,10月10日,召开厅党组第二巡察组巡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支部工作动员会。

    2022-10-12 11:21:56

  • ​​​太行风|“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之行唐故郡遗址:鹿鸣东皋

    故郡遗址,位于行唐县城之北十公里故郡村,自2015年开展考古工作以来,先后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和“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2-09-23 11:23:32

  • 邺城北齐大庄严寺遗址展示项目基本完工

    9月18日,从临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邺城北齐大庄严寺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基本完工。该项目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点项目之一,于2020年开始施工,采取建设保护棚与地面标识相结合方式,对佛寺遗址塔基、门址、殿堂和廊庑等遗存进行展示,将重现皇家佛寺风貌。

    2022-09-19 17:30:00

  • 太行风 |​​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之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秦宫千秋

    公元前215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第四次东巡,来到洪波翻涌的渤海边。这一年是始皇三十二年,也是大秦帝国建立的第七年。横扫六国、统一海内,开创帝制、建立集权,废除分封、设立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德盖三皇功过五帝”的始皇帝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也奠定了我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

    2022-09-17 10:25:00

  • 河北王家岗遗址抢救性发掘出土完整或可复原器物50余件

    资料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杨丙君介绍,根据出土遗物,可知该遗址年代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新石器、夏、西周、东周等时期的文化遗存,以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及夏时期遗存最为重要。夏时期文化遗迹发现灰坑1个,灰坑体量较大,坑口近圆形,直壁、平底,出土遗物丰富,文化面貌为典型“漳河型”先商文化。(资料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中新网石家庄9月9日电记者李晓伟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消息,河北王家岗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2022-09-10 17:35:00

  • 新发现 | 河北王家岗遗址考古收获——初步建立冀南清漳河中游区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

    2021年4月至9月,为配合青兰高速涉县至冀晋界段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邯郸市文物研究所、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涉县文物事业服务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涉县王家岗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22-09-07 15:32:59

  • 河北邢台柏人城遗址启动第三次考古发掘

    8月21日,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获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台市文物保护和研究中心以及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组成的考古队,于日前进驻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亦城村,对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柏人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022-08-24 17:40:00

  • 新发现 | 燕山北麓青铜文化遗存系列新发现

    燕山北麓的滦河中游地区,是辽西古文化区南下通往华北平原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11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这一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新发现了十余处青铜时代遗址,其中对四全地和魏家沟两处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另有三处遗址做了试掘,发现了一系列丰富的青铜文化遗存。

    2022-08-11 16:23:28

  • 寻根溯源延续悠长文脉 河北考古重要发现层出不穷

    近年来,我省专业考古已进入公众视野,公众对考古的兴趣日益浓厚。各种新出现的考古VR、考古盲盒、考古现场直播等,正在以极具时代气息的酷炫形式,拉近专业考古与公众的距离。走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古人类文化科普展厅,观摩最新出土的石制品,亲身体验模拟打制石器……不久前,“河北泥河湾旧石器公众考古月”活动启动,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和学生参与公众考古活动,参与者对人类发展演变历程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深感收获满满。

    2022-08-11 16:23:28

  • 关于2022年拟晋升高级、中级职称人员的公示

    经个人申报,我单位推荐委员会组织答辩和测评,确定了2022年拟晋升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员,现将有关人员的《申报评审XX系列XX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予以公示,有何意见,可向单位办公室反映,欢迎大家监督。

    2022-08-04 18:25:34

  • “河北泥河湾旧石器公众考古月”活动正式启动

    7月24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省泥河湾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河北泥河湾旧石器公众考古月”活动在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研究中心举办启动仪式并开展系列活动。

    2022-07-25 11:48:53

  • 新发现 | 赵都邯郸城考古取得重大收获 后百家墓地遗珍见证城市繁荣

    后百家北墓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后百家村北,属于百家村墓群。百家村墓群位于邯郸市西环内,沁河北岸一带,地形为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原地表有14座战汉时期封土墓。1957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化局等单位清理一批战汉墓葬,其中尤以战国时期M3、M57规模大,等级高,出土文物丰富,令人瞩目,百家村墓群成为战国时期赵文化的代表性遗存。

    2022-07-21 17:29:25

  • 新发现 | 河北开元寺南遗址一处宋代房址内出土医药相关文物

    自2015年以来经历了持续六年的考古工作,不仅发现了城墙防御遗存、寺庙建筑遗存,更是发现了大量与古代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遗迹遗物。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中发现的一处宋代房址出土了和医药有关的文物。

    2022-06-16 10:45:07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我院在雄安新区举行公众考古系列活动

    考古领队在文物陈列室向师生们讲解出土文物参观文物陈列室体验陶器修复体验陶器修复南阳中学的同学们更是实地体验了田野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情况。整个活动以南阳遗址作为中心,依托南阳遗址、白龙遗址、午方遗址、东牛东庄遗址等有序展开。在白龙遗址,项目负责人向孩子们介绍了遗址发掘情况和遗存的文化内涵。

    2022-06-14 16:34:32

  • 丰满历史,时代共进!看小朋友们考古啦!

    近日,雄安南阳考古工作站便迎来了来自容城县南阳中学的15名师生,考古队工作人员以南阳遗址为重点带领孩子们体验田野考古发掘。“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参观出土文物,体验陶器修复等,孩子们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22-06-13 17:55:10

  • 长镜头|张春长:田庄大墓

    保定市曲阳县田庄村,一座至今发现的考古发掘中最大的唐代砖石陵墓建筑,勾起人们无限的追忆与沉思。墓主其谁?军事怪才李左车的传说、“大燕皇帝”安禄山的猜想,波谲云诡。肆踞风水宝地的“地下宫殿”,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和价值?

    2022-05-27 16:58:37

  • 尹自先:寻找失落的元中都

    立夏过后,张北迎来“后冬奥时代”第一个夏季。青草、水淀、蓝天、白云、牛羊……四方游客沉醉在坝上风情中,沉浸在元中都国家遗址公园的恢弘中,流连于元中都博物馆内璀璨非凡的文物展陈间。

    2022-05-24 18:41:00

  • 太行风丨运河流芳

    “一棹沧浪云淡薄,数声欸乃月分明。”

    2022-05-17 09:36:29

  • 河北雄安新区考古五周年成果回顾: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延续雄安历史文脉

    河北省文物部门以服务雄安经济建设大局、解读雄安千年历史文化为目标,勠力同心、踔厉奋进,全面推进河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

    2022-04-30 17:45:36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迎五四系列活动之古诗词诵读

    为迎接五四青年节,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拟组织古诗词诵读、青年演讲比赛、知法学法用法论坛等系列活动。4月28日我院党支部与“源著”青年读书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诵读经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古诗词诵读活动。

    2022-04-29 15:06:41

  • 人物|史前考古人:打开“人之初”的秘密之盒

    论文揭示,在距今4万年前后,在蔚县下马碑遗址生活的早期人类,已经能够研磨赤铁矿粉制作颜料。这在我国乃至东亚地区都是目前最早的发现。

    2022-04-28 10:20:25

  • 东西问 | 雷建红:雄安如何为中华文明注入“慷慨悲歌”气质的燕文化?

    五年来,自南阳遗址开启的雄安考古,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雷建红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雄安文化谱系及文脉源流。

    2022-04-21 10:04:40

  • 古城正定沐春风

    春风吹拂,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呈现眼前,“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我们走进正定,聆听该遗址考古项目领队、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伟讲述这座古城保护发展的“春天的故事”。

    2022-04-13 10:29:20

  • 太行风 | 四万年前一抹红

    蔚县下马碑遗址的这一突破性发现,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史前人类加工颜料、镶嵌使用细小石器的遗存,有望推翻“现代人群在东亚形成的时间晚于旧大陆西部”的传统认知,重构东方人类乃至世界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进程。

    2022-03-30 09:40:00

  •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方寸叠古今 咫尺见千年——河北正定开元寺南遗址

    正定古城是河北省保存状况最好的古今重叠型城市遗址。开元寺南遗址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燕赵南大街以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南侧,面积约12000平方米,是河北省首次大规模的城市考古发掘项目。

    2022-03-28 11:12:31

  • 太行风 | 易水福长

    但北福地遗址的发掘成果使人略加宽慰,这里发现了关于古人本身的一些直接信息——陶制的面具,有些面具逼真摹拟人面刻画,其原型模特应即当时的村民,据此,可以窥视八千年前易水古人的面容相貌。易水河畔北福地遗址考古发掘的收获是重要而多层次的:一处比较完整的史前村落遗址。如果进一步综合全国的考古资料来观察,北福地遗址发现的陶制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因而成为研究中国史前原始宗教的重要新依据。

    2022-03-11 09:16:02

  • 百年考古结硕果 薪火相传谱华章——河北考古百年丰硕成果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发现和研究、易县战国中晚期燕下都遗址的发掘、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的发掘、满城汉墓的发掘和临漳曹魏北朝邺城遗址的勘探与发掘五个考古项目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北福地遗址有地层关系确切的史前考古学编年系统,遗址中发现较完整的史前聚落、保存基本完整的史前祭祀场地、目前年代最早的原始宗教或巫术道具等重要遗存,是探索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内涵及旱地农业起源的重要考古发现。其中,于家沟遗址出土的距今11700年的陶片为我国北方地区发现最早的陶片,该发现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以及制陶业起源、农业起源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22-03-04 18:03:20

  • 微视频|古人类几万年前的生活图景是怎样的

    3月4日,河北省文物局举办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重大成果亲历者访谈会。

    2022-03-04 17:53:05

  • 我院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泥河湾盆地发现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的考古证据”

    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通报了我院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发表论文“泥河湾盆地发现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的考古证据”。

    2022-03-03 17:50:03

  • 聚焦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最新进展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2022-03-03 17:43:53

  • 泥河湾考古新发现与研究追溯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类起源、发展、演化轨迹

    3月3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

    2022-03-03 17:42:36

  •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项目入围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遗址文化堆积厚3—6米,囊括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存在三个遗存系统: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唐五代城墙防御系统、唐至明清民居建筑和街巷系统。晚唐五代时期城台(自南向北宋金至明清时期民居街巷系统通过对民居街巷系统的持续工作,在开元寺南遗址发现了年代跨越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房屋街巷遗存以及水井、灰坑、窖穴等与居民生活相关的遗迹现象,这其中除民居遗存外,还包括一部分手工业、商业遗存以及民间寺庙遗址,尤以金元时期最为丰富。发掘确认遗址囊括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揭示了晚唐五代时期城墙的建筑结构,确立了晚唐五代时期真定古城子城的存在,明晰了唐代开元寺南部边界以及宋金时期开元寺南部街巷、民居布局,阐释了唐至明清时期真定古城的发展脉络,为古今叠压型城市考古提供了范例。

    2022-03-01 14:50:14

  •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选

    近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个项目参评,其中就有正定开元寺南遗址考古项目。

    2022-02-11 16:18:21

  • 张家口赛区冬奥核心区藏有820年前中国皇家文化“活标本”?

    坐落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冬奥核心区内的太子城遗址,是迄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金代行宫遗址,是仅次于金代都城的重要城址,堪称820年前中国皇家文化的“活标本”。

    2022-02-11 11:31:23

  • 周原发现西周城址和先周大型建筑

    2020-2021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周原考古队开展工作,寻找西周城址和先周时期的大型建筑。通过调查、铲刮断面、钻探、试掘、大面积揭露等手段,确认了周原西周城址,发掘城门一座、先周和战国时期大型夯土建筑各一处。

    2022-02-07 16:10:00

  • 我院参与的“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2年1月18日,“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启动会举行了线上会议。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张凌、三级调研员胡传耸、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红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韩立森、项目学术顾问郭大顺、王巍,项目学术指导组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2022-01-30 19:15:00

  •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

    她,被列入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省在坝上开展的首个都城考古,是我省首个正式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元中都遗址”。

    2022-01-17 10:14:45

  • 邯郸后百家村北墓地考古印证“赵都”兴衰史

    2021年12月24日,河北省首次评选年度“六大考古新发现”,其中,邯郸后百家村北墓地的入选十分引人注目。

    2022-01-11 16:03:57

  • 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陈列馆开展

    近日,“冰雪 · 双城 · 盛会——从 1202 到 2022”主题展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开幕。此次展览是北京冬奥会文化活动重点项目。

    2022-01-11 16:03:18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工作回顾与展望

    东风浩荡征帆满 续写百年新篇章

    2021-12-27 17:05:13

  • “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揭晓

    2021年12月24日,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在石家庄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的评选结果。

    2021-12-26 21:09:46

  • 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发布

    2021年12月24日,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石家庄召开,评委会经过综合评议,最终投票选出2021年河北六大考古新发现。

    2021-12-26 20:18:14

  • 2021年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业务汇报会会议纪要(二)

    为期两天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业务汇报会于2021年12月23-24日在河北博物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

    2021-12-26 19:44:50

  • 云端互动、精彩点评……河北18项重要考古成果讲述燕赵“冀”忆

    12月23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为期两天的2021年河北考古业务汇报会在石家庄开启。来自全国的考古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即将过去的一年河北18项重要考古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和探讨,并对下一步的考古工作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2021-12-24 16:36:40

  • 2021年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业务汇报会会议纪要(一)

    为期两天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业务汇报会于2021年12月23-24日在河北博物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

    2021-12-24 10:37:30

  • 正定开元寺南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工作通过专家验收

    2021年12月10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正定开元寺南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和验收。

    2021-12-21 17:09:14

  • 【会议预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考古业务汇报会

    2021年,在河北省文旅厅党组、河北省文物局党组领导下,为交流展示、全面总结2021年考古新成果,展望2022年河北考古工作,拟召开2021年考古业务汇报会。

    2021-12-20 20:00:00

  • 太行风 | “探源中华文明 倾听燕赵跫音”之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地宫琼宇

    历经沧桑、雄立一方的青砖城池,飞檐巍峨、造型瑰丽的钟鼓楼……徜徉街头,沿着一个个古老文明的印记,收获悠悠古城给你带来的一个个惊喜。那隐于城西4公里处下八里村的17座辽代壁画墓群,让你深切感受到中国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古韵。

    2021-12-14 11:16:59

  • 省文物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韩立森到我院调研

    11月12日下午,省文物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韩立森到我院调研指导考古、科研及基地建设等工作,省文物局项目管理处处长贾金标等陪同调研。

    2021-11-15 14:37:22

  • 大河之北|商贸篇(上):大路朝天

    河北,一直具有“南下北上”“东出西联”之利。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为河北商业发展提供了天然便利,自古至今,孕育出重要的商道、商帮和商品集散市场。

    2021-11-15 10:56:20

  • 百年考古 燕赵芳华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受邀与会的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迅速将河北入选的6项重大考古项目公布在微信朋友圈。

    2021-11-03 11:20:18

  • 河北6项目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这些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深入回顾中国考古百年历程和成就,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推介活动。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河北入选的这6项分别是——旧石器(1项):阳原泥河湾遗址群。

    2021-10-22 11:02:21

  • 河北平乡县文庙大成殿启动全面修缮 工期约一年

    日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乡县文庙大成殿修缮工程启动。据了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其进行全面修缮。

    2021-10-22 11:02:21

  • 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建筑篇(上)雕栏玉砌

    河北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为河北留下了大量古建筑。河北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数量多、地位高、年代早、时间跨度大。这里有“中华第一古桥”赵州桥,“中华第一高塔”定州开元寺塔;有自唐至清各个时代的木构古建筑遗存,弥足珍贵的唐至金早期木结构建筑10余座;有类型多样、涵盖各时代建筑的正定古建筑群;有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及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

    2021-10-22 11:02:21

  • 太行风|广府古城缘何诞生又幸存至今?

    广府古城被誉为“北方小江南”。水波荡漾、苇荷飘香的自然风光和城内的建筑人文,共同营造出的江南气质,让她与北方粗犷、豪放的地域性格截然相反,她全然不顾脚下这片“慷慨悲歌”的燕赵大地,就这样在北方的风霜雪雨中孑孓独行、茕茕而立了千年之久。

    2021-10-22 11:02:21

  • 古城新风看正定

    穿行正定大街小巷,古城新风扑面而来:看到古城古韵越来越浓——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古城记忆可见可触;感到为民新风持续奔涌——古新交融、产城相融、城乡互融,百姓家园可商可居,自在正定可圈可点。

    2021-10-22 11:02:21

  • “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在黄骅市成功举办

    为践行“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深入推进盐业考古研究和盐业文化遗产保护,推动盐业考古工作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区域文化研究,提升盐业考古的社会影响力,2021年9月27日至28日,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骅市人民政府主办,河北海盐博物馆、《盐业史研究》杂志社承办的“手工业考古·黄骅论坛—以盐业考古为中心”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黄骅市成功举办。研讨会紧紧围绕盐业考古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对盐业考古新发现与研究、馆藏盐业文物研究、盐业考古理论与方法、盐业考古与手工业考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内外盐业考古成果丰硕,成绩斐然,不仅推进了盐业史研究,也为考古学研究古代社会开启了新的路径。

    2021-09-30 23:00:00

  • 考古专家到我院邓槽沟梁遗址检查指导考古工作

    专家们对近两年邓槽沟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遗址年代跨度大,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多种文化因素,特别是龙山时代较晚阶段石城遗址是目前已知同类遗存分布的最东缘,城墙东南部揭露出来的夯土台、城墙及城内遗迹十分重要。继续开展发掘工作,着力解决夯土台、石城墙及城内堆积相对年代,并判断三者是否存在年代差异。专家们建议:一、对夯土台及其西侧相邻石城墙区域进行解剖,判断二者的建筑方式是否相同,进一步厘清二者营建先后次序。

    2021-09-08 23:00:00

  • 探寻人类起源,叩问未来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队赴泥河湾考察

    外墙墙面上分布着的条带花岗岩代表泥河湾的标准地层。站在山顶放眼望去,低矮的灌木覆盖在错落有致的沟壑上,大片白灰色的文化层裸露在黄土上,顺着脚下的山梁一直向远方延伸,这套在三趾马红土之上、黄土层之下发育的河湖相地层就是考古学界著名的"泥河湾地层"。泥河湾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旧石器考古基地,包括科学研究中心、保护教育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考古之家四个主体建筑设施,是集考古研究、学术交流、考古展示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考古研究的综合性基地。

    2021-08-12 23:00:00

  • 冀蒙晋交界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考古研究座谈会在阳原泥河湾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2021年7月29日-31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研究员,山西省考古院院长王晓毅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研究员、辽宁大学历史学院陈山教授以及全国十余家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在阳原泥河湾研究中心进行了座谈。

    2021-08-03 16:43:12

  • “河北文博网络学堂”课程预告

    “河北文博网络学堂”课程预告 讲座题目:打开正定历史脉络的封印

    2021-07-27 18: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