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赵窑村一带。河北省文物部门于1960年、1975年两次发掘。2020年赵窑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自2021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武安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启赵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两年的田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
赵窑遗址位于洺河西岸,东北流向的洺河与东西流向的马会河在此相汇,并转而东流。赵窑遗址所在赵窑台地,平坦、宽广,黄土堆积厚,适宜古代人类生活。2021年至2022年经调查、勘探确认赵窑遗址分布面积达110万平方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仰韶早期(后冈一期文化)、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仰韶晚期(大司空类型)、龙山早期(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先商(下七垣文化漳河型)、商代、西周、东周、汉代等各时期文化遗存,考古学文化连续演进,几乎没有缺环。2021年至2022年共计完成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掘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分别属于遗址所规划的Ⅱ区与Ⅴ区。北区主要包含商代居址、战国花土坑以及少量汉代遗迹。南区主要包含仰韶早期环壕、中商时期居址、中晚商时期墓地、战国花土坑以及金代墓葬。两区共清理各类遗迹182余处(座),出土可复原器物440余件(套)。2021年至2022年赵窑遗址发掘成果主要包含三个时期的遗存。
赵窑遗址地形与遗存分布图
发掘Ⅱ区
一、仰韶早期后冈一期文化环境聚落
在洺河河谷断面上发现壕沟东南端,经解剖,发现其为商代灰沟所打破,剖面呈倒梯形,斜壁,平底,开口残宽5.2米,深2.2米,底部宽3.45米,自上而下可以分为5层堆积。南区探方ⅤT1811-1711内解剖发掘到一段壕沟,即壕沟西北转角处,商代环壕打破仰韶时期环壕,确认环壕残宽6.4米,最深3.7米。壕沟内出土陶片较为丰富,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夹砂红褐陶,可辨器形有柱足鼎、小口壶、弦纹罐、缸、敛口钵、折沿钵等,另外有少量彩陶片,有红彩也有黑彩,纹样有竖线纹、网格纹等。陶器一般火候较高,制作精良,为典型的后冈一期文化遗存。石器有斧、刀、环、磨棒等。此外还发现有涂抹白灰的墙皮。壕沟内碳样测年数据为距今6402-6297年。考古发掘并结合勘探表明,壕沟南北两端进入洺河谷,并从发掘南区的西侧、北侧经过,形成环壕,环壕围拢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围拢范围正是后冈一期文化的分布区域。
仰韶时期环壕剖面
彩陶标本(仰韶早期)
二、中晚商时期区域核心聚落
考古勘探确认商代聚落面积22万平方米,东南部有环壕围拢,与仰韶早期环壕走向基本一致。商代遗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居住址,二是墓葬。居住址遗迹类型丰富,有环壕、石砌水道、房址、灰坑(窖穴)、灰沟、陶窑等。
南区发掘出环壕的北壕沟与西壕沟的转角,转角处有缺口,应为门道,壕沟之间的上方有石砌水道连接。水道两侧立石,顶部盖石块,底部铺有碎石块。水道残长2.6米,宽0.5米,高0.4米。环壕内有较多的袋状深窖穴,或为遗址的仓储区域。经解剖,西壕沟的东西剖面两壁斜收,陡直,宽7.7米,深4.9米。
共发掘房址16座。北发掘区有8座房址,呈两排四列,皆为浅半地穴式,有台阶式门道,近墙壁处有一周柱洞。其中有3座双室房址,前室面积较大,后室面积较小,后室多有火塘。ⅤF3位于Ⅴ区T1318南部,为南北并列双室,前室居南,后室居北,皆为长圆形。南北通长7.6米,东西通长5.3米。门道位于西侧略偏北,呈弧边梯形,长约1.1米,宽0-0.7米,有三层台阶,台阶两侧有柱洞,形成一个门洞。前室东西通长5.3米,南北通长4.7米。前室内壁有两层台阶,每层台阶上都有一周柱洞,柱洞直径0.07-0.1米。两层台阶对应两个时期的活动面,在第一次使用时,室内有一座灰坑(窖穴),在第二次改建时废弃,废弃时内埋1人,俯身绑束,或为人牲。主室与后室之间有过道连接,后室呈长圆形,长径3.1米,短径2.5米。后室也有一层土台,土台上有一周柱洞,室内中心有一柱洞。ⅤF5位于Ⅴ区T1417中部,为南北并列双室,前室居北,呈方形,后室居南,呈圆形。ⅤF5南北残长5.2米,后室南部为陶窑Y1所打破、东西通长3.1米。门道居于前室东北角,略呈梯形,东北角为K10所打破,有二层台阶。主室内壁北、西、南三面有一周土台,宽0.06-0.17米,其上有柱洞,柱洞直径0.07-0.1米。主室东南部有一灶坑,灶坑南部立一石块,石块以南为K5打破,石块应为残存的灶门。灶坑向西有烟道相连,再向西深入主室硬面下方,解剖发现硬面下方有一层厚0.5厘米的灰烬层,主室北部有一周烟道,向东通往东壁北部的圆形烟囱,烟囱中间一柱洞。主室西部底面坚硬又凹凸不平,似乎为坍塌的炕面。ⅤF5通过灶坑、地上烟道、地下烟道、地上烟道、烟囱进行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热量传导系统。后室呈长圆形,较前室略高,通过台阶相连接,前室与后室之间有过道,过道长0.8米,宽0.8米,后室直径1.98米。后室中间有一灶坑。南区发现房址8座,多为深地穴式单间房址。开口直径1.7-1.9米,深0.7-1.0米,有台阶式门道,底部有一层干净的含灰垫土层,室内地面有火塘。ⅡF3为一座深地穴室式房址,房坑近底部的壁面上有一周凹槽,槽内壁面因火烤而呈砖红色,并在东南角发现散碎的红烧土堆积,或为破坏的灶坑,灶坑与周壁的凹槽连接,形成热量的传导结构,为另一种采暖方式。
ⅤF3(商)
ⅤF5房址(热量传导系统)
灰坑(窖穴)78座。平面多为圆形,有直壁与袋状两种,坑壁经过修整或涂抹草拌泥。部分灰坑内有殉人或者殉兽,殉兽主要有猪、羊等。袋状坑一般为深窖穴,底部往往有一层灰烬层。深窖穴多有斜坡或者台阶式通道,以方便出入。
南北区各有1座陶窑。皆为竖穴式,其中ⅤY1保存较好,有操作坑、窑门、火膛、窑室、窑柱、窑篦、烟道等结构。
商代居址中出土遗物丰富,包含铜、石、骨角、蚌、陶等,铜器有镞、凿等,石器有斧、刀、铲、镰等。骨角器有笄、镞、匕、角觿、铲等,并出土有卜骨、卜甲等,居址中有大量的制骨废料出土,动物骨骼利用率极高。蚌器主要有刀、镰等。陶器种类丰富,有鬲、甗、甑、深腹罐、深腹盆、浅腹盆、小口瓮、假腹豆、真腹豆、簋、小口尊、大口尊、厚胎缸等,另有陶垫以及纺轮。并有少量的仿铜磨光陶器与原始青瓷残片。居址中出土有卜甲、原始青瓷、仿铜陶器、骨雕凤鸟纹骨笄等一批彰显遗址等级的文物。从出土陶器分析,居址年代从白家庄期延续至殷墟一期,主体为洹北商城时期。
卜甲(商)
商代雕花骨笄
商代墓葬47座。其中南区发掘商代墓葬44座,排列密集,形成独立的墓葬区域,时代从中商延续至西周时期,可分两个墓区。西区为南北向墓,东区为东西向墓。墓葬之间有多组打破关系。墓葬流行腰坑、殉狗、俯身葬,少数墓葬棺内铺朱砂,为典型的商系墓葬。墓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A型墓长度3米左右,宽度1米左右。有棺有椁,皆被盗。B型墓长度2.5-3米左右,宽度在0.8-1米,有棺无椁,随葬铜戈1-2件,陶鬲或者陶豆1件,棺内往往铺有朱砂。C型长度在2.5米以下,宽度在0.8以下。有棺无椁,仅随葬陶鬲1件或无随葬品。墓葬出土器物种类比较单一,陶器以单个陶鬲占绝对多数,少量墓葬随葬陶豆,具有地域特色,至商末周初葬俗发生变化,开始出现鬲、簋、罐等器物组合,皆为商式器物。铜器主要为戈,有直内戈、曲内戈以及有銎戈,出土有玉戈、玉刀,另外普遍随葬贝币。
ⅡM21器物(商)
继1960年之后,赵窑遗址墓葬出土的铜戈和居址陶器上再次发现“↑”符号,应为族徽符号,代表“矢族”,或者“镞族”,结合遗址的规模、等级,赵窑遗址应为该族的都邑。
三、战国时期赵文化军事遗迹
战国时期长方形花土坑35座,南区与北区都有分布。有南北向与东西向两种,南北向沿长轴排列,东西向沿短轴排列,间隔等均。呈片区状分布。平面呈长方形,一般南北向较短,东西向略长。东西向长约1.3-2.5米,宽0.5-0.7米;南北向长1.2-2米,宽0.5-0.8米,有相当一部分带头龛、腰坑、台阶或者二层台,底部壁面光滑,底面有踩踏面。花土坑填土内经常出土铁铤铜镞的箭,镞皆为三棱状,部分箭镞成捆出土,也发现有铁环首刀,同时伴出少量动物骨骼,部分花土坑内填土呈灰绿色,填土的植硅体检测分析表明,与古人日常生活饮食的关联较少,应该不是一般的生活遗迹。花土坑的年代为战国晚期,发掘区域内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生活遗迹,在战国时期地面上有三处石块垒砌的石堆,略呈长方形,与花土坑相呼应,可能为地面上的掩体。因此推测这些花土坑与军事活动相关,应为藏兵坑,既能隐藏,又可以抵御严寒。
战国花土坑
四、赵窑遗址发现的重要意义
赵窑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绵长,是研究冀南地区史前至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的绝佳范例。
赵窑遗址发现仰韶早期属于后冈一期文化的环壕聚落,为目前河北地区唯一的史前环壕聚落,也是后冈一期文化最为明确的拥有环壕结构的聚落,开启后冈一期文化聚落考古的新时代。赵窑遗址中商时期聚落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布局之严谨,为同时期所少见,具有地方都邑性质,陶铜器上的族徽,使赵窑遗址的方国性质更为明确,指向“矢”国或者“镞”国。居室中有不同的采暖方式,对于研究中商时期的环境变迁以及北方冬季御寒取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赵窑遗址居址从白家庄期延续至殷墟一期,墓葬从中商时期延续至西周早期,进一步完善了冀南地区商代考古学文化谱系,并揭示了商代冀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历程。赵窑遗址发现的战国时期军事遗存,与赵窑遗址处于交通与军事的咽喉位置相符合,同时也与战国末期的秦赵战争的背景相吻合,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赵都邯郸的战争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赵窑遗址的考古工作刚刚重新起步,目前取得一些宏观性认识,对于赵窑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来说,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
作者:魏曙光 张鹏 张亮 刘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