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二)

2023-02-18 20:38:34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田野考古业务汇报会为期两天,共计24项汇报项目,2月18日会议纪要如下:

2月18日上午场

雄安新区容城午方西庄西北遗址Ⅰ区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杨丙君(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午方西庄西北遗址Ⅰ区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城镇午方西庄村西北部。2022年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现房址、灰坑(窖穴)、沟、井、墓葬等遗迹60余处。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36件、标本陶片800余片,材质涵盖陶、石、骨、铁、铜等,年代分属商、战汉及清代三个时期,测年数据显示遗存最早年代约在早商时期,遗存文化因素含下岳各庄文化(类型)、商文化、燕文化。此次考古工作,对研究冀中地区下岳各庄文化分布范围、器物特征、年代分期及冀中北部南拒马河流域商文化介入与地方文化交流、演变到占据主流的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资料;出土的燕式鬲等具有燕文化因素器物丰富了本区域燕文化研究资料;随葬“镇墓符”板瓦的清代墓葬较有特点,对于研究清代平民葬俗有一定意义。



雄安新区容城白龙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佟宇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白龙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容城镇白龙村西。2022年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灰坑、房址、灶、窑址、墓葬等遗迹70余处,出土遗物小件、标本约650件。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第一期早于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第二期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第三期东周、战汉时期文化遗存。其中第二期文化遗存是白龙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本年度发现的先商时期文化遗存是近年来河北地区先商时期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极大的丰富了先商文化内涵,对建立先商文化区系类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有助于厘清先商文化分期和诸类型的年代关系;对研究商文化的发源地是否曾存在于这一地区提供了重要线索。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雷建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阳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南20米,地处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2022年主要对南阳遗址北部的南北向土路及其东侧(第7发掘地点)进行发掘,发现夯土墙、踩踏面、灰坑、火炕、路、灰沟、井、灶等遗迹128处,出土铜、陶、骨器等遗物43件。此次发掘基本明确了大城的北城垣是在小城的南城垣基础上夯筑而成,大城年代上略晚于小城,厘清了大城和小城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方式。基本上可以确定南阳遗址由两座城址构成,城址的上限为战国中晚期,其主体文化遗存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因素,为探索东周时期燕国南部城邑“易”提供了重要线索。南阳遗址的考古工作揭开了雄安新区城市考古的序幕,是雄安新区两周、汉代城市考古研究的重要实物载体和范例,进一步推进了白洋淀区域先秦时期生态环境演变、人地互动关系研究工作。



邢台柏人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吕学明(中国人民大学)

柏人城遗址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双碑乡境内,北邻泜河,三面环岗,城墙全长8000余米,城廓面积约4平方千米。2022年发掘面积780平方米,勘探面积900平方米,发现灰坑、房址、水井、墓葬等遗迹240余处。首次在遗址内发现了夯土遗存,其中HT1的规模最大,总体形制呈“中”字形,主体部分为12米×12米的正方形,基槽夯土厚达1.6米。出土遗物残片逾3万件,发现“柏人”、“柏人城”等陶文数十片。此次考古发掘,进一步揭露了柏人城遗址的地层堆积状况,明确了遗址性质、居址分区与分期情况,为讨论柏人城遗址的兴衰提供了新线索,对于研究河北平原南部地区先秦至两汉的聚落变化、生业状况、人类活动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容城县城子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邢增锐(故宫博物院)

城子遗址位于保定市容城县贾光乡城子村,东、北两面紧邻南拒马河。2022年主要针对城墙、环壕水系、城内遗址Ⅱ区进行了解剖和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通过对城墙和环壕的解剖,明确了城子遗址至少经历过两个重要的大规模建设和使用阶段,为研究城址的历史沿革搭建起了重要的时间框架。在遗址Ⅱ区共清理灰坑、灰沟、道路、窑址20处。遗存年代集中在战汉至唐宋时期,以战汉和五代北宋时期为重,宋以后城墙开始废弃,建设活动基本停滞。出土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的容城历史相印证,基本证实了城子遗址即为容城旧治之一。城子遗址的系统发掘,重点关注城墙结构、环壕水系等重要节点,提供了清楚的地层和年代证据,详细的城墙结构和环壕水系的信息,为燕南地区中小型战国城邑的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邺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沈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邺城遗址位于邯郸市临漳县西南,2022年主要开展两项考古工作,一是宫城区北部勘探与发掘,发掘面积514平方米,确认了宫城东北角由两道宫墙组成,中间形成夹道,为探索东魏北齐宫城区平面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出土遗物以砖瓦类建筑材料为主,为文化层和遗迹年代判断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二是核桃园北齐佛寺勘探发掘,发掘面积506平方米,在6号基址与9号基址之间确认了11号基址,为探索佛寺布局提供了全新的材料;8号基址与7号基址衔接处确认为丁字形交接,为重新认识佛寺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连续瓦墙的发现也为认识6号和7号廊房的功能分区和佛寺内部院落组成方式提供了新的认知;发掘出土遗物以砖瓦类建筑构件为主。此次考古工作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展示与利用提供了重要考古基础。



雄县古州城3号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何岁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古州城遗址位于雄安新区雄县南15公里的鄚州镇(原属任丘市,2018年4月起委托雄县管辖)古州村及周边。2022年对古州城3号遗址及周边进行了勘探与发掘,勘探面积约3万平方米,新发现了9号、10号建筑遗址,推测与3号、4号、5号、6号建筑遗址关系密切。对3号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揭露出残存的夯土基台、包砖、散水、踏步等,出土遗物主要有砖、瓦、瓦当、陶瓷器、铜钱等,其中有大量青掍筒瓦、瓦当等高等级建筑构件,还出土有石碑刻与多件佛教遗物残件,推测3号遗址可能为唐代莫(鄚)州官寺—开元寺南山门遗址。古州城遗址考古,为古州城“内城”南墙的变革、“外城”城墙的营建年代提供了有力参照,开元寺遗址的发现是古州城考古研究新的突破口,为古州城及唐代州城官寺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月18日下午场

大名府故城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任雪岩(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大名府故城遗址位于邯郸市大名县。2022年对遗址内城北墙体东部(发掘Ⅰ区)进行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揭露内城墙体南北总宽24米(包括主墙体以及3道增补墙);清理北朝、晚唐、元明、宋金等时期遗存39处,出土可复原器物200余件。对遗址内城城壕东侧河堤处(发掘Ⅱ区)进行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经考古发掘,将前期勘探判断为河堤的遗存确定为夯土墙体。此次考古工作,初步推断出遗址内城城墙的始建、使用、废弃年代,厘清了内城城墙在各时期的功能发展脉络,正式确定了北宋时期北京大名城的城市主体布局为三重城,“回”字格局,属于都城级别城市,为北宋时期中原文化的都城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发掘Ⅱ区首次确认了内城东侧曲尺形夯土墙体的性质。大名府故城遗址考古工作为今后研究遗址历史沿革与平面布局提供了重要信息,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北宋时期大运河文化分布及都城制度、四京城市群格局、宋辽军事对峙、水运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邯郸市南上宋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

汇报人:胡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上宋遗址位于邯郸市邯山区东部。2022年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发现漳河故道东岸相关遗迹,出土瓷器1195件及少量铁、砂器,器物年代为北宋中期偏后。对南上宋遗址的考古发掘,明确了河道东岸位置,成为今后此段漳河故道考古工作的基点;与历史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为唐宋邯郸县治的方位提供信息;初步明晰了北宋时期磁州窑水路运输情况;瓷器年代均为北宋中期偏后,具有重要的断代价值,为研究北宋时期治理漳河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实证资料;研究此段漳河故道与同期的黄河、洺河、清洋江、御河、柳沟河、李阳河、泜河、滹沱河、唐河的关系,可考察相关制瓷窑场的水路、海运联通情况。



元中都遗址2022年度考古发掘

汇报人:黄信(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元中都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积善村和淖沿村之间。2022年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共清理建筑基址、灰坑、灰沟、柱洞等遗迹33处,其中对F3进行了全面整体揭露和解剖,明确了F3的准确规模、布局、营造方式;F2与F4仅进行了南北和东西向解剖沟发掘,明确了其具体规模和营造方式;1号廊庑位于F3北侧,应为F3附属建筑。出土编号标本647件,以各类建筑构件为主,包括脊饰、瓦件、砖、石构件、瓷片、铁器、铜构件等,另外出土未编号砖瓦残片18218件。在考古发掘的同时,对元中都宫城东半部区域进行了全面普探,对宫城东半部原有编号的建筑基址进行了重新核准,新发现一批重要遗迹,为下一步考古发掘和元中都遗址宫城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闭幕式

闭幕式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文瑞院长发表了讲话,2022年考古项目文化内涵丰富,项目负责人注重新科技手段应用,成果丰硕,各位专家学者给予了精彩点评,并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再次对河北考古工作者、长期指导河北省考古工作的专家学者、关心河北考古工作的同仁们表示感谢与敬意。同时,他指出,2023年考古任务繁重,各项目负责人应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取得更大、更重要、更新的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