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考古与保护|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2021-04-16 09:50:32  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者按:我国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如何在城市改造、城市基本建设中有效地开展古代城市考古工作、有效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其中尤以古今重叠型的城市考古与本体保护形势最为严峻。既要保护文化遗产,又要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大局,在城市考古方面,必须破解古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和难题。本期刊发的这篇短文,作者从城址、城址尽保、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考古发掘与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方面,论述了如何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诸多问题,这是作者长期从事城市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思想精华,体现了老一辈文物工作者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拳拳之心。

早在2001年,宿白先生就认为,“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首先要了解城市发展史。要了解城市发展史,最重要、也是最实在的手段,是考古遗迹的辨认。我们有不少历史名城沿用了好多朝代,甚至一直到今天还不断更新建设。”14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文物保护工作指示中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习总书记还说,要清醒看到,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这是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与新要求,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老城的老房子不再拆,应保尽保。这是很好的主张,但也意味放弃什么。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仍处高潮,且多向地下要空间,甚至建设停车场。掩埋在地下的历代城址,仍面临严重破坏,必须加大解决城址保护问题的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切实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

城址是什么

城市遗产无疑包括城址。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1923年所著《中国民族的形成》的一章题目即“我群的演进:以城址衡量其规模”,他指出“中国人是最积极的筑城者”,“筑城的所有日期都被中国的史学家们记录在案”。我国城址有多少?似乎至今还是他提供过精确数字:1644年前“记载中的城垣有4478座。但这些并非就是中国人修建过的全部城垣”。“所有这些只能靠考古发掘才能重见天日。”这代表了一代前辈学者的中国梦,梁启超更早就关注城址,可惜今人很少称道。

城址是遗址一类。词典解释“遗址”: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解释为,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严格说这种解释并不准确。城址属于聚落遗址,而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这些解释,有助于理解城址本质。城址是地理空间也是生态演变的概念,包括一定地域一切文化与自然的遗存,以山水、城垣、道路、重要建筑等结构性遗存为主体。城址范围,不必限于城池,周边遗址当为从属。一些地名,属重要“非遗”,隐喻城址尚存。老房子、新房子,都可视为城址的一部分,尤其是地表基础,不容忽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今后保留什么?如何保留?都需要认真研讨。

城址尽保的意义

城址很难也不必全部保留,保护措施,包括原封不动地保存给后代,也包括不得已时考古发掘,把发掘的部分转化为史料遗产,并提供当代研究和纪念及其他利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发展。

所谓城址尽保,就是把我国全部城址、每个城址的全部,都作为保护对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因为今人认知总有局限,后人更聪明,也才是遗产的真正主人。词典解释“承传”,举例即“承传文化遗产”,明确以承传为主要目的。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及主从关系,乃文物工作方针的真谛,对所有遗产保护工作均有指导意义。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是新强调,指各行业,都要贯彻方针,“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文物行业各方面,如考古、博物馆、文物交易等,更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生前多次建议:“古城址往往埋藏很浅,高平低垫,很容易就被破坏,一重要,二难保护”。

古城址很难破坏殆尽,不可轻言“荡然无存”。城址可分两类:废弃的和被占压的,即“在用遗址”。有学者称“城摞城”仅为一部分,还有“镇摞城”“村摞城”等。中古以来的城址,还多有沿用,如:城垣遗迹仍作防洪坝、道路基础;城内外水系,在地上地下分布,毛细水也发生着作用。保护它们的意义,至少可以包括:(1)多种科研价值;(2)文化纪念意义;(3)对现实生活生态的功能作用。这些古城址的保护,与城镇化的联系更密切,不过困难些而已。

何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新中国首任文物局长郑振铎先生说:“我希望人人能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保护地面和地下的文化宝藏,这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遗产推陈出新的需要,还要为后代的子子孙孙保存文化遗产,作为对他们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力证。”创新力凝聚力,缺一不可地构成人类和民族的生存能力,而唯有保护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