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唐故郡东周遗址

2021-05-11 14:18:57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故郡遗址位于河北省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南距行唐县城10公里,地处太行山东麓唐河与滹沱河之间的山前平原地带,东靠大沙河,南、西侧有曲河环绕。2015—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考古队持续对遗址展开勘查与发掘工作。确定这是一处城址、墓葬、居址共存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时代从新石器跨越至明清,主体年代为东周时期。

故郡城址覆压于故郡村下。据史料记载,故郡城址应为战国晚期赵灭中山后所建的南行唐邑(公元前291年)、秦至北魏熙平年间(公元517年)(南)行唐县治所在之地。20世纪60年代地表尚存部分夯土城垣,现已破坏无存。

故郡城址北部、西部为遗址区,居址与墓地共存。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葬70 余座,墓葬分布较为稀疏,但存在相对较为集中的墓组。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和积石墓两种。土坑墓墓向以北向为主,葬式仰身直肢,葬具多为单棺,随葬陶鬲、罐、豆、碗、尊等实用陶器以及少量青铜带钩、兵器等。少数有殉牲。

积石墓墓向多为东北向或东向,多数遭严重盗掘。葬式仰身直肢为主,葬具有一棺一椁或单棺,随葬青铜铜、玉石、金、骨角、陶器等各类器物。青铜器有鼎、瓠壶、壶、甗、豆、敦、匜、盆、舟、勺、鍑、剑、戈、镦、镞,带钩,环首刀等,金器有金盘丝耳环、金箔片及贴金铜牌饰等,玉石器有绿松石、玛瑙、水晶串饰、项饰、珠管、觹、珮等。青铜器纹饰精美,有夔龙纹、蟠螭纹、蟠虺纹、兽面纹、云雷纹、绹索纹、乳钉纹、菱格纹、蝉纹、蕉纹、红铜铸嵌的龙形纹、云纹,线刻人物、动物形象等。器足、钮、耳部多装饰有兽头、鸟首等动物形象。少数器物镶嵌绿松石、鎏金等。墓葬普遍使用殉牲,大型墓葬东侧有车马-殉牲坑,少数墓葬壁龛内置羊的头蹄或填土殉牲,个别墓葬有殉人。车马-殉牲坑形制独特,西部为车坑或车马坑,东侧为殉牲坑,二者通过沟槽相连,殉牲坑内分层埋葬马、牛、羊等动物头蹄,底部有马头与车马坑内的车辆相匹配,形制独特,填补了历史及考古空白。

居址水井分布密集,分圆形无井圈、带陶井圈;长方形无井圈和带陶、木、石井圈等多类,部分水井可能是用以储藏食物的“凌阴”或祭祀坑。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多种,个别灰坑与瘗埋人骨现象。居址内出土遗物丰富,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的骨簪、蚌刀、蚌镰、铜削刀、带钩、布币、刀币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少量夹砂灰陶、褐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粗、中、细之分,还有少量弦纹、暗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鬲、罐、豆、碗、盆、釜、瓮、水槽及大型筒、板瓦和云纹半瓦当等高级建筑材料。

铜盖豆

行唐故郡遗址的发掘,是近年来河北地区东周时期最为重要考古发现,遗址年代自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遗存年代分为三期。第一期,以北向土坑墓和部分水井等遗存为代表,相对年代为春秋晚期;第二期以积石墓及其祔葬车马-殉牲坑为代表,随葬青铜、玉石、陶器、骨角器、金器、海贝、骨贝、石贝等,相对年代为战国早期,第三期,以遗址第④层及其下的多数遗存为代表,典型器物为各种陶釜、罐、豆、盆等,相对年代为战国中期,个别或可延至战国晚期。

故郡遗址从时代、地望与文化内涵来看,当属鲜虞—中山国文化。中山国为白狄族的一支—鲜虞族建立的东周诸侯国之一,在我国春秋战国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及考古学文化大致以中山桓公复国建都灵寿城(公元前381年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阶段以平山县中山国都-灵寿城及其王陵区为代表,其考古发现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其绝对年代相当于战国中期,文化已高度中原化。鲜虞-中山国前期阶段考古遗存在河北太行山东麓的河北保定、石家庄两市唐河至滹沱河流域之间多有分布,但其整体文化面貌比较模糊。故郡遗址自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城址、墓地、居址三位一体,多种文化因素在此交融,在丧葬活动中用使用华夏系统的车马祔葬制度,并随葬具有中原、燕、齐等地文化因素的青铜器、兵器及车马器等,同时又使用具有北方族群特色的积石墓、头蹄葬,随葬青铜鍑、金盘丝耳环、虎形贴金铜牌饰、铜泡、环首刀以及大量使用玛瑙、绿松石、水晶饰品等。遗址强烈地反映出北方族群文化与华夏系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嬗变,是北方族群华夏化历史进程的具体展现。其考古发现与研究,填补了冀中地区同期考古及历史研究的空白,不但可以补充和完善春秋战国史的缺环,而且为北方族群历史文化研究打开一个重要窗口,为研究戎狄等北方族群的华夏化进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金盘丝耳环

鎏金铜泡

绿松石珠串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