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人类起源,叩问未来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队赴泥河湾考察

2021-08-12 23:00:00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1年8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队一行14人,从山西大同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出发,驱车150公里,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对考古圣地—泥河湾遗址群以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建成的泥河湾研究中心进行了参观考察。

在桑干河和壶流河缓流之处,有一个美丽独特的村庄——泥河湾。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埋藏着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迹,被称为“东方世界地质遗迹的一颗璀璨明珠”,享有“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国的奥杜威峡谷”、“东方人类故乡”等诸多美誉。怀揣着对于泥河湾遗址的向往,考古队第一站来到了泥河湾博物馆。博物馆平面呈半圆形,象征着古猿人的头盖骨;“人”字形标志柱象征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外墙墙面上分布着的条带花岗岩代表泥河湾的标准地层。馆内陈列通过文物标本、绘画、雕塑以及声、光、电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展现了200万年前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情形,考古队员们不仅在这里清晰了解了早期人类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也折服于古代先民的聪明智慧。

临近中午,考古队一行来到了泥河湾研究中心。泥河湾研究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旧石器考古基地,包括科学研究中心、保护教育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考古之家四个主体建筑设施,是集考古研究、学术交流、考古展示为一体的国际化、生态化考古研究的综合性基地。该研究中心主任赵永胜老师热情招待了我们,使我们有幸品尝到了研究中心种植的黄瓜、青椒、南瓜等蔬菜,以及口感绵厚的莜面窝窝、“黄、软、筋、香”的油炸糕等当地美食。饭后,在赵永胜老师的带领下,考古队一行参观了该中心的主要建筑设施,但见明窗净几,设施齐全,既有配备先进视听设备的会议室、宽敞舒适的研究室,也处处可见落地窗前可供休闲的小书桌,建设布局错落有序,环境清幽、绿树环绕,又处处凸显着泥河湾的文化特质,呈现出和谐的景致。目前,已申请入住泥河湾研究中心的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在参观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工作室时,青年学者王晓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出土的古生物骨骼,以及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还热情邀请更多的同学来这里参观、学习,丰富同学们考古实习的业余活动。

对泥河湾遗址群文化、地质和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考古队成员迫不及待要进行实地考察。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们依次前往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盆地油房遗址。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泥河湾遗址群中的小长梁遗址而建,主要区域包括入口文化广场、生命之轴、猿人头像雕塑广场、小长梁观景平台等。站在山顶放眼望去, 低矮的灌木覆盖在错落有致的沟壑上,大片白灰色的文化层裸露在黄土上,顺着脚下的山梁一直向远方延伸,这套在三趾马红土之上、黄土层之下发育的河湖相地层就是考古学界著名的"泥河湾地层"。远处的平原上,村落点缀其间,更远处,环绕着延绵的群山。考古队的成员们为这迤逦的风光倾心不已,也震惊于这片土地曾孕育了百万年前的古人类——“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为人类起源最早之地”。

还未平复激动的心情,赵永胜老师和王晓琨老师已带领着考古队在油房遗址周围进行考察,王晓琨老师对此间地形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听着王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学习如何用脚丈量土地,也得到了“回赠”——收获了不少石器和陶片。傍晚悄然来临,带着考察收获的经验和知识,我们顺利回到了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

泥河湾遗址蕴藏着丰富的人类早期演化的文化遗存的原始材料与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人类肇始的故乡和家园,泥河湾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财富和寻根问祖的圣地。

特别感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泥河湾博物馆与泥河湾研究中心各位老师的支持与指导,虽然对于泥河湾的考察仅有短短的一天,但我们对于东方人类探源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