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早期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以后秦、汉、北魏、北齐、唐、金皆有营造。在中国北方早期长城分布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具有历史久远、线路长、分布广等特点。2009-2010年,我省开展了河北省早期长城资源调查,在以往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当时所知的早期长城做了全面调查,摸清了早期长城“家底”,对早期长城的科学保护、管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明晰河北省早期长城的分布和年代,细化早期长城内涵研究,推动早期长城的科学保护、管理、利用,我院申报了河北省早期长城勘察项目并获得河北省文物局立项,拟用4个年度对河北省早期长城进行勘察。目前进行的是第一个年度工作,为对赵南长城、燕南长城、中山长城进行勘察。此次勘察包括调查和勘探两部分,调查始于2021年3月中旬,2021年5月底结束。勘探始于2021年10月底,11月下旬结束。
燕南长城调查图
赵南长城调查图
中山长城调查图
3-5月,完成赵南长城、中山长城、燕南长城勘察田野工作。完成了对2009-2010年河北早期长城资源调查中这三处早期长城记录文物点的再调查,对《河北省长城志》中记载的大部分相关遗址做了调查。勘察墙体11处、单体建筑7座、关堡19座、相关遗存37处、其他遗存1处。采集大量文物标本,获得了判定长城遗存性质和年代的第一手材料。采集了十余份测年标本,为判定长城相关遗址年代提供可靠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和对获取资料的综合分析,确定了三处早期长城遗址及其相关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订正了多处早期长城资源调查中的认定错误,为早期长城的科学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奠定了基础。在勘察中,又在长城附近发现了新的遗存,为判定长城的年代提供重要参考,丰富了对长城沿线古代文化的认识。
匡门口城址H1剖面照(自北向南)
10月-11月,对赵南长城西辽城遗址、燕南长城城子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勘探面积65000平方米。在西辽城遗址中,勘探出南北向夯土墙体一条,墙体上存在方形夯土建筑基址一座,从夯土墙体的宽度、两侧不存在遗迹等情况分析,该墙体可能为长城墙体,墙体上的建筑基址可能为屯戍类遗存。经勘探,发现城子遗址为方形城址,建筑于燕南长城内侧高地上。城墙为夯筑,东城墙上有加宽现象。城址内发现有灰坑等遗迹。从种种迹象分析,该遗址为长城附近的屯戍类城堡。通过勘探,确认了两处战汉城址,获得了长城附近相关遗址的新认识,推动了燕南长城、赵北长城本体和防御体系的研究。
(执笔:韩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