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邓槽沟梁遗址

2022-01-10 14:59:59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邓槽沟梁遗址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大水沟村周边阶地上,当地称之为“邓槽沟梁”,西侧为清水河,西南距张家口市区约2公里。遗址坐落于清水河谷东侧二级阶地之上,遗址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自然冲沟,将其一分为二。

遗址全景

2015年,试掘120平方米,发现房屋3座。2017年,勘探10万平方米,在遗址周边发现一条灰沟,发掘600平方米,发现一处夯土墙基和8座房址,初步判断该遗址为一处龙山晚期城址。2018年,发掘发现房址7座。2019年,分南北两区发掘300平方米。北区发掘约130平方米,发现房址7座,灰坑1座;南区解剖城墙。2020年,发掘500平方米,揭露出城墙倒塌堆积、墙基槽、夯土板块等遗迹。

遗址远景

2021年4-1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该遗址继续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遗址东南瓮城,发掘500平方米,发现遗迹11处,出土陶、石、骨、玉质文物76件。

本次发掘解剖城墙1段,揭露瓮城1座,清理房址2座,灰坑5个,灰沟1条,窑址1座。城墙依地势而建,墙体宽窄不一,残存高度0.5-2.5米不等,城墙外侧多见倒塌石块。城门处墙体宽约13米,墙芯为土石结构,不见明显板块,墙芯西侧由三层夯土板块加固,东侧由一层夯土板块加固,外侧似有石砌墙。瓮城平面形状近半圆形,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结构由外部斜坡路面、墙体通道、瓮城内部道路构成。瓮城基础由夯土板块筑成,保存高度约6米。基础中部由8-10平方米的大夯土版块筑成,其外围用2-4平方米的小夯土版块加固,小夯土版块外侧再用石块包砌,外侧砌石多呈倒塌状态,破坏严重。房址两座,一座为半地穴式,设有门道、火塘和壁龛。另一座为柱洞式,仅保留有11个柱洞。窑址保存较好,由窑室、火膛、操作坑组成;窑室呈圆形,火道呈“业”字形;火膛为袋状,北部有台阶两级;操作坑东部较浅,西部为椭圆形深坑。灰坑多为椭圆形,大小不一,均为弧壁平底。灰沟,南北向,弧壁平底,打破城墙。


瓮城夯土版块

发现遗物有篮纹罐、绳纹罐、双鋬鬲、斝、双鋬敛口瓮、豆、骨器、石器、石片、玉器等。陶器以夹砂为主,泥质较少;纹饰以绳纹最为常见,其次为篮纹,素面,附加堆纹等。骨器多为骨簪、骨锥、骨环,石器有石斧、石球、石片、石镞等。玉器为玉环、纺轮等。


陶杯

本年度发掘工作基本揭露了瓮城面貌及出进通道,厘清瓮城结构,构建方式,确定瓮城的营建、使用及废弃时间;对城墙进行解剖,厘清了城墙修建方式及与瓮城相对早晚关系;了解了城内堆积情况等。出土遗存与老虎山文化相近,为研究张家口地区史前时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加深对冀西北地区文化发展序列的认识。

该遗址延用时间长,年代距今8000年至4000年,文化面貌丰富。发现的龙山晚期石城,为河北省首次发现,堪称河北第一城,意义重大,其性质应是区域性的中心聚落。邓槽沟梁遗址史前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北方地区史前城址的分布,城防结构形态、史前筑城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新材料。

 

(执笔: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