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县古州城址2021年考古发掘与收获

2022-01-11 18:12:45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雄县旅游和文化局组成联合考古队(以下简称“联合考古队”)继续对古州城“内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勘探面积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500平方米。

古州城遗址卫星图

一、学术目标

查清古州城“内城”遗址城墙分布范围、结构与年代,以及相关重要考古遗存,进一步探寻古州城历史面貌。

二、发掘与收获

重点对“内城”东城墙、南城墙、护城河以及城墙内外道路等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内城”东城墙、南城墙及内外道路、壕沟(护城河)、3建筑遗址(局部)等。

1.“内城”东城墙、南城墙及内外道路

城墙均为夯土结构,夯土层次清晰,质地较硬。城墙由基槽、墙体二部分组成。基槽底部宽约12米、深0.8米;墙体底部宽9-10米。南城墙破坏严重,目前尚未发现包砖痕迹。

城墙内、外侧顺城道路:东、南城墙内、外侧均发现顺城道路,道路宽度不尽相同。

“内城”南城墙基底残迹(南-北)

2.城墙外侧壕沟(护城河)

四周城墙外侧均发现有壕沟。仅对南城墙外侧壕沟护城河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壕沟位于城墙外侧10米左右,宽度70米左右,深2.5-3米左右。

TG05发掘出的3号建筑遗址局部与护城河(北-南)

3.建筑遗址

城址东南部新发现4处建筑遗存(分别编号为3、4、5、6号建筑遗址)。

3号建筑遗址:位于城址东南部。基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41米、南北26-29米左右,南部发现包砖与散水残迹。整体保存较差,仅发掘出少许基台底部残迹。出土较多砖、瓦建筑构件。

4号、5号和6号建筑遗址:分别位于3号建筑遗址东部和西部。仅勘探出部分夯土基台与砖瓦堆积,遗址范围有待进一步考古工作。

4.瓮棺墓葬

城址东南部发现6处战汉瓮棺墓葬,部分墓葬燕文化特征明显。

(二)遗物

出土遗物100余件,多为残块。主要见有砖、瓦、瓦当、陶瓷器、铜钱等。其中以砖瓦建筑构件为主,年代多为汉唐时期。

出土遗物(部分)

四、工作认识、收获与学术意义

1.“内城”与“外城”城墙的营建年代

(1)综合历年考古发掘成果及测年数据:

“内城”使用时间漫长。城墙大规模的营建可能有二次,第一次可能在战汉时期;第二次可能在魏晋至晚唐时期。

“外城”使用时间较短。城墙的营建可能是在晚唐至五代时期。

2.“内城”与“外城”形制布局的新认识

①“内城”的形制布局:平面方形。城址从战汉至唐末五代一直在使用,不同时期,城址范围不尽相同。

②“外城”的形制布局:圆角方形,由外城和子城构成,子城位于城内北部。子城系利用部分“内城”改造而成。

③汉唐时期,古州城址东南部均存在较多建筑,部分建筑体量较大。

3.学术意义

古州城“内城”遗址考古工作,对于探究古州城址的整体结构、性质、内涵、沿革与变迁等历史信息十分重要。也为古州城址综合研究、保护与利用提供一手珍贵资料。古州城遗址作为“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是研究冀中地区古代城市、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载体,也是新区重要历史文脉。发掘古州城遗址,探寻古州城历史面貌以及古州城与鄚州城址之间历史沿革、变迁等,学术意义重大。

 

(执笔:何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