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遗址2021年发掘收获

2022-01-12 12:45:01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南阳遗址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镇南阳村南 20米。遗址地处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遗址保护范围南北600米,东西700米,面积为42万平方米。南阳遗址是雄安新区内保存面积最大、文化内涵较丰富的一处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七十年代,遗址周围出土“西宫”铭文蟠螭纹铜壶、长方形附耳蹄形足铜鼎等铜器,有学者指出其为春秋时期燕桓侯徙“临易”或战国时期燕文公“易”城邑。

一、既往工作

为切实做好新区文物保护工作,2017年7月起,对南阳遗址及其周边区域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

考古调查40平方公里,发现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遗址、墓地数量达13处,面积近18平方公里,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宋金时期近三千年,考古学文化发展连续,传承脉络轨迹清晰;

考古勘探82万平方米,确认南阳遗址分布有一座南北向呈“凸”字形城址,城址分为大小两城,小城的南城垣与大城的北城垣重叠。在城址西北部1600米处发现一处战国墓地,分布有35座墓葬;

TG1平面图  上为北

考古发掘约3700平方米,解剖战国时期城垣5处,发掘西城门遗迹1处,清理墓地1处。共清理灰坑468座、房址15座、路4条、灰沟10条、窑址1座、墓葬12座、灶2座、瓮棺葬16座、井2座,出土遗物种类丰富,以陶质、骨质、铜质、铁质最为常见,石质、瓷质、蚌质较少,小件标本及可复原器物736件。了解了各段城垣的建筑结构、建造方式及使用过程,确认了大城西城门位置及城门附属道路,为下一步探索城址道路网格、内部功能区域划分和城市不同时期平面格局演变提供重要参考坐标;发掘了西河墓地,清理墓葬35座,确认该墓地为一处战国中晚期墓葬,无论墓葬形制还是出土器物,均为典型的燕文化特征,可以更全面的从“生”和“死”两个方面研究当地古代社会状况,进一步证明了南阳遗址的年代和遗址性质。通过发掘,基本确定南阳遗址主体文化遗存应是东周至汉代的燕文化,主要文化内涵为战国城址。

二、2021年发掘情况

2021年4~12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继续对南阳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为了了解该区域文化面貌和属性,摸清小城东城墙、东城壕和大城北城墙的范围、结构、相互关系及年代,在第六发掘地点进行考古发掘。

TG2平面图 上为东

第6发掘地点位于南阳遗址东北部的台地上,北距南阳村大约160米。为了摸清小城东城墙、东城壕和大城北城墙、北城壕的分布情况、内部结构、兴废年代和相互关系,在此布方进行发掘,编号为第6发掘地点。共布探沟6个,一般发掘深度3.8米。目前共计发现各类遗迹79处,其中夯土墙3段、城壕2段、灰坑58座、井2口、灶6座、窑2座、灰沟1条、墓葬4座、瓮棺葬1座;出土各类可修复器物约70件,包括铜、陶、骨器等。年代为战国时期至汉代。

TG2夯土墙出土标本2

三、主要收获及意义

通过对第6地点考古发掘对南阳遗址的现存范围及成因、遗址整体布局和城址历时性变化有了几点新认识。

(一)弄清了北侧小城的东城墙和东城壕的范围、建筑结构和始建年代。小城东城墙墙宽14.8米,残高3米,城墙打破战国时期的灰坑和瓮棺葬,城墙底部未发现基槽;东城壕距东城墙东约25.3米,南北走向,开口距现地表深2.7米,城壕宽15.3、深2.15-2.25米,城壕底部呈圜底状,两壁虽为斜壁,但存有明显差异,西壁似阶梯,东壁中部微上弧,底部则是二层台,中有缓坡相连。

(二)了解了南侧大城的北城墙的范围、建筑结构和始建年代。城墙最宽24.5米,残高2.19米,夯层明显,夯窝清晰,本段城墙下未发现有基槽,其在小城的东城壕上垫土直接夯筑。

(三)基本明确南阳遗址主体文化面貌是由南北并列大小两座战国时期城址构成,南侧大城时代上略晚于北侧小城。

南阳遗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战国时期城址、“易市”陶文陶片的发现,为我们寻找战国中期燕国南部城邑“易”获得重要线索。南阳遗址的考古工作揭开了雄安新区城市考古的序幕,是雄安新区两周、汉代城市考古研究的重要实物载体和范例,进一步推进白洋淀区域先秦时期生态环境演变、人地互动关系研究工作。

(执笔:雷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