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汉简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

2022-01-12 17:59:05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一、项目背景

定县汉简系1973年经考古发掘出土于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墓主人身着金缕玉衣,经考证为西汉中山怀王刘修,死于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自出土以来,学界一直在为其信息完整、全面出版而不断努力。经过前后三轮断断续续初步整理研究,发现《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太公》(后改名为《六韬》)《保傅传》《哀公问五义》《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日书》等八种古籍。其中《论语》《儒家者言》《文子》《六韬》四篇释文和部分摹本资料,先后在《文物》杂志上发布,另外,《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则单独辑成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定县汉简作为经过科学发掘的出土文献材料,具有传世文献无可比拟的文献真实性,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出土了多种前所未见的珍稀文献,对传世古籍的校勘、整理与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了解西汉时期简牍形制有重要参考,是研究西汉书法艺术上的重要文献,以实物说明我国隶书的成熟时期应由东汉中晚期提前到西汉中期。

定县汉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文物与文献的双重价值。但由于该墓早年被盗被焚,竹简碳化严重,而且出土至今近半个世纪,大部分竹简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和弯曲变形,识读益发困难。这些饱经沧桑极其脆弱的竹简在保护、整理、研究、展示利用等各个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对其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刻不容缓。李学勤先生生前也高度关注定县汉简整理,曾多次呼吁启动再整理研究工作。

二、前期分析检测与实验

2019年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对定县汉简开展科学检测和信息提取前期调研工作。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配制消毒灭菌溶剂对碳化汉简进行表面消毒(熏蒸的方式)。然后对碳化汉简进行了恒温、恒湿处理内使其自然增加柔韧性,经处理后的汉简可以进行无损复形处理,至此反复数次复形调整后使其恢复自然平整。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采用了国内先进且成熟的红外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信息提取(即采用最新的红外线文物图像扫描仪及以广域数码后背为核心的红外摄影进行文物图像采集)。这种技术优势在于对墨迹信息的采集和成像质量较高,对某些正常摄影无法清晰显现或肉眼观察不到的信息的采集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目前工作进展

2020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编制了《河北定县汉简保护修复方案》,并通过河北省文物局审批。2021年6月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完成11028枚简的红外线扫描和照相,9177枚简的胎体基本病害情况的信息采集、形制测量,遴选出1880枚待矫形的标本。

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副局长及有关专家到我院实地检查指导汉简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工作,对定简重要价值、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和项目组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与了高度评价。宋新潮副局长强调:“定县汉简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典籍,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用于探究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要把它当成一个重大的国家工程来做。”

在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原有整理工作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这次保护整理机会,我们四家项目单位齐头并进,做了《定县简的图像信息采集与图像比较研究》《定县简整理的辅助性文物保护方法研究》《定县简的典籍恢复与文本整理研究》《极端性状简牍的保护与整理方法探研》四个子课题,总课题《以定县简为代表的极端性状竹书的整理及其方法研究》喜获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主要是以定县简为依托,努力探究适用性更广泛的极端性状简牍文物保护整理研究的整套方案和最优模式。

 

(执笔:徐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