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蔚县李家庄-古家疃墓群考古工作

2023-03-03 17:29:00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李家庄-古家疃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杨庄窠乡李家庄村及古家疃村之间,东南距代王城遗址约3公里,西南距蔚县县城约10公里,墓葬主体位于壶流河北岸的台地,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底,现地表主要为农田,北部区域被现代村庄所叠压。自2021年春天开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蔚县博物馆对该区域进行考古工作,先后调查和勘探发现墓葬300余座,清理发掘战国时期不同等级墓葬23座。

2022年5-11月,共完成13座战国墓葬的发掘工作,已发现的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墓葬普遍埋藏较深,部分可达十几米深,出土陶器、玉器、青铜器和骨蚌饰等各类遗物470余件组。其中陶器种类有鼎、豆、壶、盘、匜、三足带耳罐、盆、舟、鉴和贝等,铜器有铜鼎、铜敦、铜罍、铜剑、铜削刀、铜铃、铜车軎、铜衔、铜环、铜鹤嘴斧、铜戟、铜戈、铜镞等,玉器包括穿孔玉片、玉龙虎型饰、玉琮和石圭等,骨器有骨管、骨镳和蚌饰等。

根据对发掘墓葬形制的分析以及出土器物的初步整理研究,可以看出本年对发掘的13座墓葬规模、等级有明显的区别:

较高等级的大型墓:面积一般在14㎡以上,墓葬普遍较深,多在8米以上,一棺一椁或两棺一椁,部分带有陪葬棺。随葬品较多,陶器组合以鼎、豆、壶、盘、匜等仿铜陶礼器为主,鼎、豆、壶的数量都在2件以上。玉器数量较多,有棺内和棺外两组,棺内大多有覆面、手握、肘垫和脚垫等,部分墓葬内有铜礼器、兵器和车马器,棺四角见有蚌饰、棺外见有石圭。殉葬动物以羊、猪为主。

M6:平面近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向5°,墓口尺寸为4.6×3.4米,墓底尺寸为4.15×2.9米,墓深11.05米,葬具为一椁一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墓主为40-45岁男性,出土遗物90余件组,陶器包括鼎、豆、壶、舟、匜、盆、陶贝和三足带耳罐,铜器数量较多包括铜鼎、敦、罍,铜剑、鹤嘴斧、戈、镞、盖弓帽、鐏、竿头饰、削刀,车辖、车軎、马衔,铜泡、带钩等;玉器多为玉片,主要分布在墓主面部和椁室西南角,少量玉塞、璜、握等,另外发现有蚌饰和石圭。

M25:平面为近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向0.7°,墓口尺寸为5.5×4.3米,墓底尺寸4.6×3.55米,墓深9.7米。葬具为一椁一棺加一陪葬棺,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墓主为30-35岁男性,陪葬棺墓主为20-25岁女性。出土遗物120余件组,其中仿铜陶器有鼎、豆、壶、盘、舟、匜、鉴;铜器有铜剑、铜戟、铜戈、铜鐏、铜镞、削刀、马衔等;玉石器有玉璜、玉琮、玉环、玉牌饰、玉塞、玉片和绿松石片等;骨器有马镳、弓弭、骨管等;另外见有蚌饰和骨管。

较低等级的小型墓:面积均不超过6㎡,深度变化较大,2.5-9米。一棺一椁或单棺。随葬品数量少或无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总数一般不超7件,以豆和罐或壶的陶器组合为基础,部分墓葬出土有三足带耳罐、铜带钩、石圭等。殉葬动物除狗外,都在器物(鼎、三足罐)中发现,多为猪。

M22:M22为平面近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向9.2°,墓口尺寸为2.98×1.66米,墓底尺寸为2.9×1.56米,墓深为7.7米。葬具为一椁一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双手交叉放置于腹部。墓主为35岁左右的男性。出土遗物5件组,陶器有豆,三足带耳罐和矮领罐,另外发现有石圭和铜带钩。

M19:为平面近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墓向356.2°,墓葬尺寸为:2.25×1.05×2.5米。葬具为单棺,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墓主为45岁左右的女性。出土器物7件组,包括盖豆、浅盘豆、平折沿罐和三足带耳罐。

本次发现的墓葬年代为战国早中期,总体文化特征上与晋文化尤其是晋南和晋东南区域文化面貌大体一致,但同时出土三足双耳罐、丁字形骨器和鹤嘴斧等北方文化因素的遗物,体现出其文化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此外,墓葬本身存在一定等级划分,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当时当地的文化面貌和社会结构。出土数量众多的玉石器和铜器,对了解当时的玉石器加工和铜器铸造技术都有重要作用,总之该项工作是近年来东周考古的重要收获,获得了一批蔚县盆地最为系统的战国早中期的墓葬资料,对研究东周时期代地文化特征、列国文化关系及北方民族的华夏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执笔:马小飞)

工地远景

M21 墓室航拍

M25 墓室航拍

M6 陶器组合

M6 铜鼎

M6 铜敦

M6 铜车軎

M4 龙虎玉饰

M25 玉饰

考古清理

M6 鹤嘴斧

M6 铜兽

M25 陶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