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雄安新区容城白龙遗址考古发掘

2023-03-03 17:29:00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8〕54号)中“完善基本建设考古制度, 地方政府在土地储备时, 对于可能存在文物遗存的土地, 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入库”的相关规定。同时配合雄安新区起步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河北省文物考古院在前期考古勘探工作完成后,于2022年3月开始对雄安新区容城白龙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500平米。清理遗迹77处,包括灰坑61个,房址3座,灶2个,窑址1座,墓葬10座。出土各类遗物小件、标本约650件。

白龙遗址位于华北地区中部太行山山前平原和东部冲积平原一部分的白洋淀地区,即环白洋淀地区的平原地区。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现存最大的积水湖泊。范围在拒马河至滹沱河-子牙河之间的广大区域。源于西部太行山地的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拒马河等八条河流, 构成扇形水系, 汇流于白洋淀。受河流作用影响。白龙遗址区域古代地貌结构主要为槽状洼地和古河床高地, 且相间排列, 局部为低平地和岗地。白龙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县城西南方向容城镇白龙村西,东距原白龙村约550米,北距容小公路约120米,西距小里镇约1000米,西距萍河1460米。白龙遗址地势平坦,虽然经过多次人为取土和平整土地,遗址中心位置仍然是周边区域最高地势位置。

2022年白龙遗址共计发掘面积500平米。其中龙山晚期房址一座。早于先商时期窑址1座。先商时期房址2座,灰坑25个。其余皆为东周及以后各时期遗迹。

白龙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因为人为性的平整土地、取土、晚期墓葬破坏,很多遗迹耕土下开口。经过初步的整理工作,依据第一发掘点南部地层堆积关系、整个遗址遗迹的叠压打破关系、出土遗物的对比以及采集样本碳十四测年数据对比。将2022年发掘的白龙遗址文化遗存分为三期。

第一期:早于先商时期文化遗存,仰韶晚期遗存数量较少,以彩陶片等遗物为代表。龙山晚期遗存数量不多,典型单位以F2为代表。

第二期:先商时期文化遗存,白龙遗址的主体文化遗存,遗迹种类数量丰富,出土遗物丰富。典型单位包括H1、H4、H32、H38、F1、F3以及第一发掘点南部探方的第③层堆积。

第三期:东周及以后时期文化遗存,数量较多,以灰坑和墓葬为主,灰坑和晚期墓葬(东周、唐代)因为取土原因,破坏严重,仅存底部。典型单位包括H3、H10、H24、H27, M6、M7、M8等。部分东周土坑竖穴墓葬因为埋藏较深,保存较好,典型单位包括M9、M10。

2021-2022年白龙遗址考古相关工作通过考古勘探准确掌握白龙遗址的范围面积,通过考古发掘工作为白龙遗址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不常厥邑”,往来迁移是商民族的早期历史中非常有特色的经历。商族的起源研究在学术界也有多种看法。2022年白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是近年来河北地区先商时期收获较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工作。易水、拒马河流域的先商文化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文化,白龙遗址新发现的先商文化遗存遗物补充了先商文化内涵,补充了建立先商文化区系类型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先商文化的分期和诸类型的年代关系有所帮助。同时也对商文化的发源地是否曾存在于这一地区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白龙遗址所处的白洋淀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白龙遗址文化因素多样性。多条河流交汇区域造成了多种文化因素在这里展现出来。个人认为白龙遗址的文化因素主体还是与太行山东麓、拒马河上游、易水流域的文化遗存联系紧密。部分受到本地文化遗存和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因素影响。

(执笔:佟宇喆)

位置示意图

第一发掘点全景

平面示意图

第二发掘点全景

F2全景

F1全景

甗(鬲部)

双刃石刀

双耳罐

M10全景

M10随葬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