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邓槽沟梁遗址

2023-03-03 17:29:00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邓槽沟梁遗址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崇礼区高家营镇大水沟村北,西侧紧邻清水河,西南距张家口市区约2公里。遗址坐落于清水河谷东侧二级阶地之上,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其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自然冲沟将遗址一分为二。目前遗址保存面积超40万平方米,大部分为林地和耕地,仅南部被大水沟村占压。

2015年起,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多家单位持续对该遗址开展工作。该年度勘探面积1万平方米,试掘面积120平方米,发现龙山晚期房址3座。2017年,勘探10万平方米,发掘600平方米。发现有前仰韶、仰韶早、晚期房址和龙山晚期夯土建筑基址,通过勘探、调查还初步确认该遗址存在一处龙山晚期城址。2018年,新发现龙山晚期房址7座。2019年,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侧发掘面积约130平方米,发现龙山晚期房址7座,灰坑1座;南侧区域主要对城墙进行了解剖。自2020年起,开始着重对龙山晚期石城东南瓮城区域进行发掘。该年度,发掘500平方米,揭露出城墙倒塌堆积、墙体基槽、夯土版块等遗迹。2021年持续发掘,面积500平方米,解剖城墙1段,揭露瓮城1个,清理房址2座,灰坑5个,灰沟1条,窑址1座。

2022年5-11月,联合考古队在2020-2021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龙山晚期石城东南瓮城区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整个发掘区内从早到晚发现五处城门系统,各阶段城门系统基本都由瓮城、墙体通道(瓮城道路)、城门通道等结构构成,最晚期还发现有马面设施。此外还发掘灰坑2座,窑址3座。发掘区内出土遗物不多,陶片20余袋,陶器8件,石器20件,骨器8件。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绳纹最多,其次为素面、篮纹,常见器形有正装鋬手鬲(部分口沿摁压花边)、夹砂绳纹罐、夹砂小罐、敛口瓮、双耳罐、豆、杯、碗、陶拍、陶环等。常见石器有石斧、石核、石镞、石片、石饼等;骨器有骨簪、骨针、骨锥等。遗存文化面貌与河套地区永兴店文化因素相近,年代为龙山晚期。

邓槽沟梁遗址龙山石城东南瓮城区域,作为瓮城功能区的年代持续时间较长,约300年(BC2300-BC2000)。通过发掘可知该区域从早到晚共发现五个阶段城门系统。

第一期城门系统由城外路面、石砌瓮城、瓮城内路面、城门通道构成。瓮城平面呈矩形,由石头砌筑,石墙宽0.7-0.8米。瓮城长10.5米、残宽4.5,面积约50平方米。路面由瓮城外通过瓮城城门延伸至瓮城内,宽约4.6米,保存厚度约0.15米。瓮城城门宽4.6米,城门通道部分被第四期城门叠压,局部解剖后发现城门通道由南北两排平行柱洞组成。

第二期城门系统受发掘范围所限,目前仅发现城外道路和部分石砌瓮城,其他结构暂不清楚。瓮城被第五期夯土版块叠压,仅局部露出较为规整的砌石,面积暂不清楚。城外路面宽约5米,保存厚度0.6米,道路先由南向北延伸,后由东向西延伸入瓮城。

第三期城门系统由于后期农耕破坏严重,暂未找到瓮城,但城外路面、城墙通道尚保存较好,城外路面宽约6米,路面保存总长度超过40米。

第四期城门系统由石砌瓮城、瓮城通道、城门通道构成。石砌瓮城被第五期瓮城版块叠压,仅发现部分石墙露出、宽约22米,长度不详。瓮城通道由两道石墙组成,宽7.4米。城墙通道与瓮城通道基本相连,踩踏面明显,保存厚度超过0.4米。

第五期城门系统由瓮城、瓮城通道、瓮城内道路、城门通道、马面构成。瓮城边缘破坏较为严重,仅剩基础部分,平面呈半圆形(残存面积约1200平方米)。瓮城基础由夯土版块筑成,其中中部为8-10平方米的大版块、外围为2-4平方米的小版块。瓮城通道共5条,由6条墙基分隔而成,中部通道宽约9米,其两侧有对称的2米和3米通道各一条。瓮城内部道路紧邻瓮城通道,宽5-8米,向南延伸至发掘区外,再西拐进入城内,保存最厚处约1.5米。瓮城内中西部发现马面一处,大致呈凸字形,残长9米、宽约5米,墙体采用石砌,宽1.4-1.6米。城门通道位于发掘区外,暂时未发掘,从剖面观察可知,城门宽约6.8米。

本年度的发掘工作,揭露出早晚五个阶段的城门系统,基本揭示了邓槽沟梁遗址龙山晚期石城东南瓮城区域城门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了解邓槽沟梁遗址龙山晚期石城城门系统的发展过程意义重大,对于研究北方地区史前城址的分布,城防结构形态、史前筑城技术的传播、融合提供了新材料。该遗址龙山晚期出现的石城为河北省内首次发现,堪称河北第一城,意义重大,其性质应是区域性的中心聚落,为研究张家口地区史前时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加深对冀西北地区文化发展序列的认识。

(执笔:王刚)

遗址全景

发掘区航拍

第五期城门系统马面

H6

Y3

骨玦

骨簪

斝式杯

刮面

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