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郑家沟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西南塔儿村西100米处的土包上,距离宣化城35公里。北临洋河,南有桑干河,居于两河之间山间丘陵地带,属阴山山系的熊耳山延脉,中心坐标:N40º59’96.34”,E:114º81’25.35”,海拔1014.6米。
二、工作概况
202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宣化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队,对郑家沟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布设探方43个,并对遗址断面进行了解剖。
此次发掘将该遗址编号为郑家沟1号积石冢。该积石冢建在馒头状土包之上,平面现状呈梯形。据当地人讲述,农田改造时期该遗址曾遭到过破坏。目前仅在东侧发现4米长的原始边缘,其余边缘不清晰。积石石块来源于附近的山体,总量为685立方米。积石冢东西最长51米,南北最长43米,高0.2-1.47米,面积1448平方米。地层堆积情况如下:第一层为黄色覆盖土,厚0.27米;第二层为积石层,内夹杂少量黑土,厚1.2米;第三层为黑色风沙土,厚0.3米;第四层为黑黄色土,厚0.1米;其下为黄色黏土生土。
三、积石冢内发现的遗迹、遗物情况
1.积石冢的结构:从石块的大小、颜色、石质及垒砌情况来看,积石冢的建造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多次堆积而成,逐步向外扩大。在近十个探方中发现了有石块垒砌的直线和土台隆起等情况。
从人骨和器物出土情况看,上下可分为3个层面,其中第二层开口在黑土层以上积石中,人骨和器物主要集中在此层。有早晚关系,具体情况还有待于多组测年数据来支持确定。
2.祭祀坑:目前发现祭祀坑87个,分布在积石冢的东、南两侧。基本上呈梅花形排列。圆形或椭圆形,内填满碎石,碎石上有烧土,个别发现有碳粒和人骨。
3.出土人骨:目前已出土人骨地点46处,均为二次葬。骨骼多少不等,多者有三个头骨及肢骨,少者只有一根肢骨。另外发现有烧过的骨头。骨骼方向南北、东西均有。
4.出土器物:截止到目前出土器物150余件(蚌珠和天河石不完全统计在内),大部分重器出土在W01S01和W01NOI探方中。质地有玉、绿松石、玛瑙 、水晶、石、陶以及海生物等。玉器中有玉猪龙、三连璧、棒型器、三叶璧、鸮、鸟型饰件,镯、指环、绿松石挂件等;海生物中的螺、蚌、珍珠饰件;陶片中有灰陶、红陶和彩陶。
四、小结
根据人骨和碳粒样本测年数据,遗址距今4800—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从积石冢的形制、祭祀坑、出土的玉器看,具有红山文化特点;但从出土的天河石块、绿松石坠饰以及蚌饰、螺饰、珍珠、蚌珠等海生物饰件看,具有鲜明的个性,装饰性器物多于祭祀性器物。彩陶片中的红黑交错弧线纹饰和连续网格纹饰也特征明显,不排除是冀西北地区新的文化类型的可能。
宣化郑家沟积石冢是研究红山文化遗址分布、丧葬祭祀习俗以及红山文化和冀西北史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红山文化边缘地区社会及其复杂化进程重要资料,为红山文化流向和人群迁徙等提供重要线索,凸显冀西北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发掘过程中在洋河南岸乡镇开展的文物调查工作,发现了石筑建筑一百多处,其中积石冢83处,证明郑家沟1号积石冢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众多的积石冢群,说明宣化地区曾经长时间生活着大量红山社会时期先民,必然会有聚落遗址,以及人类各方面活动遗存。这需后续进一步开展工作和研究。(执笔:刘海文)
遗址周边地形平面图
郑家沟1号积石冢原貌
T4M3人骨器物出土情况
E01S01M3人骨、器物出土情况
玉猪龙
三连璧
锥形器
发掘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