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涞水县富位遗址考古发掘

2024-07-19 20:15:01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一、遗址概况

富位遗址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胡家庄乡富位村南北易水北侧二级阶地上,遗址向南500米便是北易水河道。遗址西北距2021—2022年发掘的张家洼遗址约6千米,隔河与燕下都相望。发掘区所在台地距一级阶地地表高约2米,普查统计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较好,但台地西缘被当地村民取土破坏。台地西南缘种植杨树,其余区域为基本农田。

1985年,拒马河考古队于遗址西缘的一、二级阶地进行考古试掘,共开探方一个、探沟三条,面积约100平方米,清理灰坑4个,但未发现文化层,遗迹间有打破关系,还采集到仰韶时期陶片,确定该遗址在不同地点的遗存时代不同。除战国遗存之外,发现有仰韶、夏、早商和西周四个时期的遗存。其中,第三期遗存,即早商时期遗存被命名为“富位三期遗存”,文化面貌的地方特征明显,也是当次试掘的主要收获之一。

1980年代以后该遗址历经多次调查和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但未再有科学发掘。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太行山工作队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涞水县文物局联合组队,以构建华北平原北缘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辨识不同考古学文化的消长关系,寻找区域聚落中心并了解其布局关系,补充早商时期遗存,获取多学科遗存样品,以丰富本地区不同时期的动物、植物、人骨、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为目的,在富位遗址西南台地进行科学发掘。

二、工作经过

本次发掘自2023年5月开始,同年12月结束,总发掘面积共502平方米。发掘区分为三部分,在台地东南部发掘区主要以商代居址和宋辽金元时期墓葬为主,西部发掘区主要以商代居址为主,台地中部近西侧发掘遗迹以居址为主,还发现有商代墓葬和1处夯土基址。

本次发掘发现发掘区台地西南部商代以前的堆积大体一致,近水平。商代地貌在台地西南缘较高,向北侧和东西缓慢倾斜。在本次发掘的台西中部偏西区域,商代时期地势较低,堆积较厚。所有堆积最薄处约1米,最厚处约3.9米。

三、发掘收获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遗迹类型主要有灰坑(沟)、墓葬、祭祀坑和夯土基址四类。

灰坑共发现167个,其中商代灰坑约有140个。商代灰坑形状较规则,多呈圆形,以直壁或袋状为多,较深,个别灰坑壁上有明显的工具痕迹。但灰坑内的包含物较少。

本次发掘发现有辽金时期的堑壕一条,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堑壕口宽4米余,深约1.6米,发掘区内发现长度逾20米,钻探长度超过200米。堑壕沟壁斜,壁面光洁。

墓葬发现两类,一类是商代的竖穴土坑墓,另一类为历史时期的砖室或洞室墓。商代竖穴土坑墓共发现11座。这批墓葬的墓向皆近东-西向,排列有序,普遍随葬典型大坨头文化风格的彩绘陶器,同时也发现了大坨头文化彩绘陶与二里冈上层文化因素的陶簋、柄形器同出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墓葬采用二次葬配合碎器的葬俗,殉牲亦在数座墓葬中有发现,主要为牛和羊,羊居多,殉牲吻部均朝向北。这些发现皆填补了大坨头文化内涵的空白。

历史时期墓葬的年代为宋至元时期,共4座,分别为辽代砖室火葬墓1座,带墓道的圆形墓2座,竖穴土坑墓1座。其中M3发现钱币压身现象,此葬俗为北方罕见,为丰富辽金元时期宋辽、宋金交界区的葬俗研究提供了实例。

此外,本次发掘还发现了1座商代早期牛牲坑,坑内有牛一头,但不见脊骨。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夯土,应为一建筑的基础部分。目前已揭露部分面积逾20平方米,厚约1.2米,被大坨头文化墓葬和早商偏晚阶段的灰坑打破,年代应不晚于早商时期,这是华北平原北缘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夯土遗迹之一。就发掘情况来看,夯土近南北走向,东西宽约6-7米,发掘区内南北暴露部分长约4米。夯筑方式为“包芯夯”,夯块版筑痕迹明显。夯土中心部位为生土,夯层每层厚约8-10厘米。夯层上部土色较黄,土质较硬,夹杂有青色小斑点,未见包含物;中部较上部夯打坚实,分层明显,花色杂乱,主要有黄色、黄褐色和灰褐色等;夯土下部明显区别于上、中部分,土色往往为带有黄色大斑块的红褐色黏土。由于发掘面积和布方区域所限,夯土的走向和性质尚待进一步明确。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有零星铜器、石器、玉器、铁器和印纹硬陶。

四、主要收获及学术意义

富位遗址应是华北平原北缘地区一处重要的早商时期的区域中心性聚落,本年度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大坨头文化的内涵,也填补了该地区早商与晚商时期之间的文化格局缺环,为讨论商文化向北方的扩张与传播、商文化与本地考古学文化的接触、本地人群构成和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本年度的发掘确认了遗址的范围及商代遗存分布的西部边界,明确了该地点的主体年代和堆积状况;补充了华北平原北缘地区商代早中期阶段的本地考古学文化资料并填补了大坨头文化墓葬遗存的认知空白。

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常怀颖。参加本年度发掘与整理工作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含元、常怀颖、王辉、陈相龙、张旭、赵欣、钟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文瑞、涞水县文物局杨纲成、刘志勇、刘立娟等人,技师刘春生、唐纯、黄运来、石倩、丁艳、彭俊峰、邵靖翔等。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张玥凌、高晓丽、王正超、周笑涵、黄凤岚、张少欣、张巧兰、唐书凝等人参加了田野实习与发掘工作。(执笔:常怀颖、王含元、张文瑞、杨钢成)

北区总平面图

东区发掘总平图

战国瓦片堆积

商代墓葬

随葬器物组合

随葬器物组合

随葬器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