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定县简为代表的极端性状竹书的整理及其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重要成果《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选粹》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11所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出版方中西书局负责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还与学堂在线合作,以线上方式向全球直播,约16万人次线上观看。
与会专家合影
程浩主持
发布会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程浩主持。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杨永恒,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英,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中西书局社长秦志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先后致辞。
杨永恒致辞
杨永恒代表清华大学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清华大学发展以及清华人文学科建设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杨永恒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对清华的文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土文献中心是清华的一张名片,为文科发展增添了非常重要的亮点,其成就有目共睹。此次贾连翔老师带领团队开展高效率工作,攻克难题,产出了高质量成果,为青年学者领衔担纲有组织科研、推进高水平自主创新树立了良好榜样。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文字以及文化传承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建设发展古文字学等事关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学科。
李英致辞
李英表示,定县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文物与文献的双重价值。《选粹》的面世不仅展现了定县简新一轮的整理成果,更彰显了共同整理定县简的四家科研单位卓有成效的合作精神,以及工作中建立的深厚友谊。这为央地和省际的文物考古技术交流与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希望有关科研机构持续关心、关注、支持河北的文物考古工作,进一步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秦志华致辞
秦志华表示,定县简的整理工作一直是学术界公认的难题。四家单位共同努力,不仅解决了定县简的保护修复问题,而且成功采集了定县简的广域图像,使得定县简的进一步整理成为可能。在“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规划期间,中西书局将继续努力推进《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集成》《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等一大批简牍整理报告的出版工作,并继续深化与学术界、文博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出土文献整理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黄德宽致辞
黄德宽回顾了四家单位合作整理定县简、申请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背景。黄德宽表示,协同攻关是开展重大学术问题研究的重要组织方式,不仅需要学术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协同,还需要与文物管理部门、出版部门共同合作。定县简此次再整理取得的组织经验和技术方法,能够为国家简牍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提供借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力图通过和文博考古单位及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学术的进步和发展。
贾连翔发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长聘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贾连翔代表研究团队介绍定县简整理工作进展与《选粹》的编纂过程。贾连翔表示,此次整理研究团队针对定县简炭化、残碎、变形的极端现状,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掌握了炭化竹简校形和广域图像采集等核心技术,成功攻克了困扰学界50余年的整理难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又制定了四个层级的整理目标,《选粹》内容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层级的最新进展。
专家座谈环节,与会学者对《选粹》所代表的定县简再整理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守中发言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守中通过视频讲话对研究团队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整理团队拍摄的照片字迹清晰,相比他本人在40多年前所作的摹本更加真实,是定县汉简整理研究史上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胡平生发言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胡平生表示,《选粹》展现了三个奇迹:一是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方北松团队在保护和校正竹简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二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贾连翔团队创新的图像采集技术;三是刘少刚先生对初次整理的释文卡片的积极挽救。
李均明发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回顾了李学勤、于豪亮等前辈学者整理定县简时的情景。他表示,年轻一代学者在定县简整理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这是对老先生们最好的纪念。同时,这些成果在其他炭化简牍的整理工作中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吴振武发言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吴振武表示,《选粹》是三代学者前赴后继所取得的成果,展现了整理团队良好的合作模式和创新精神。《选粹》收录释文卡片,使得前辈辛劳不被埋没,这也是本次整理工作的重要传承和创新。中西书局在出土文献领域的丰富经验也为《选粹》的高质量出版提供了重要保证。
卜宪群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表示,四家单位的合作整理卓有成效。这次对出土50年极端性状简牍资料的成功整理,是“有组织科研”的成功典范,值得进一步宣传。《选粹》承载着几代人的努力,将会极大地推动秦汉史、秦汉思想史、先秦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
刘少刚发言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刘少刚表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毛保中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郑子良为推动定县简再整理做出重要贡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长聘副教授贾连翔为定县简图像采集付出巨大心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守中提供定县简和银雀山汉简的摹本,以上专家及其他团队成员在此次整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立森发言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韩立森作为早期定县简整理组成员代表,补充了早期定县简整理的一些重要细节,并表示整理团队老中青结合,持之以恒地推进相关工作,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此次研究保护取得丰硕成果,使我们对定县简有更加真实、全面的了解。
方北松发言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表示,定县简的保护是一次新的考验,未来的校形和加固等工作仍存在较大难度,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会议现场
《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选粹》书影
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发掘出土了一批竹简,学界通称“定县简”。该墓墓主一般认为是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可惜墓葬约在西汉末年被盗被焚,墓中竹简遭到严重扰乱,并完全炭化,简上文字墨迹在可见光下殊难辨识,其性状极端,是学界公认的整理难度最大的简牍之一,出土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完全整理。
2019年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启动定县简保护修复和整理研究工作,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支持。
本次出版的《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选粹》,利用最新的广域图像采集和竹简保护技术,从定县汉简中选取已经缀合且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的竹简175支整理发表,收录竹简的广域图像、2.5倍放大图像及定县简初次整理时的释文卡片。内容包括《论语》《儒家者言》《太公》《文子》《保傅》《哀公问五义》《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以及数术类文献等共八种。通过广域图像,首次向学界展示定县简的原始面貌、简文书写等内容。